浅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2022-05-26 07:28: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欢迎阅读!
转轨,应试,素质教育,教育,谈“



浅谈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转轨

应试教育转轨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就已经率先将以培养科学家为目的的精英教育——应试教育转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国人的素质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近十三亿的人口,是负担还是资源,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由于我国教育基础设施近年虽有所改善,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仍相对落后,因而我国的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从而制约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实现应试教育向素教育的转轨,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想彻底实现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转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应试教育时期形成的陈旧的、僵化的管理观念,形成一种全新的、灵活而富有朝气的、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观。其次,教师也必须摒弃过时的教育观念,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先进的、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切实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最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改革制度。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想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必须深入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首先,必须强化考试制度的改革,改革考试分数决定一切、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现阶段,虽然小学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学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中学,特别是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受教学条件、教育思想的局限,考试分数仍然决定着学生就读学校(重点与非重点),甚至于班级(尖子班与普遍班)。因此,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客观、公正、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测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改革现行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在正确评价学生的同时,更应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必须一改过去那种学期统考分数决定教师工作干得好坏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学生统考成绩决定教师奖惩的制度应予以取缔。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教师工作,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改革教育内容。首先,必须进行目标体系的改革。必须对应试教育升学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改革,树立起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还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这方面,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已在进行改革,便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优化学科课程,另一方面加强活动课程,积极开发环境课程,切实加强教






学研究工作,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新思路。



4、改革教学方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入式灌输式,从而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扼杀了无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出发,采用启发式、愉悦式、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总之,素质教育虽已在全面开展,但要想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仍需教育界全体同仁的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4d564d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