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阅读附答案

2023-04-05 19: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书所见》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答案,阅读

《夜书所见》阅读附答案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2.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任选一个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3.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参考答案:

12. “送”有“送来”之意,秋风吹动梧桐叶子,送来叶子飒飒作响的声音,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写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动”有“打动”之意,秋风吹来,勾起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之情。借秋风来表达漂泊的孤独凄凉之情。

13.示例一:衬托或对比。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示例二:借景抒情。一、二两句写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异乡心境的凄凉愁苦,自然牵动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54cba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