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2022-10-13 11:0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欢迎阅读!
渲染,描写,气氛,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作者:夏传寿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4年第01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文章开头写得好,一下子就能把阅卷老师吸引住,从而能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而且,一个好的开头,也给全篇文章定下基调和主旨,下面的正文就好写多了。

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才能达到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的效果呢?好的开头,当如凤头,精巧而优美,引人入胜。

当然,文无定法,文章开头的技法很多,本文着重谈谈以环境描写开头的方法。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的一声蹿上去,霸住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这是一篇题为挤车的文章的开头,它把人们争先恐后挤公交车的特定环境描写得惟妙惟肖、真切生动,读后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慨万千。

在记叙文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如鲁迅先生《故乡》的开头有这样的环境描写: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样的描写体现了故乡凋敝的景象,也使作者乃至读者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见一斑。

考生要想使开头的环境描写起到渲染气氛、为人物和情节作铺垫、感染读者等作用,描写时就要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应与人物心理与情节和谐映衬,抓住细节特征,突出气氛。如一篇题为月夜话凄凉的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坐在窗前,明月依旧。月光洋洋洒洒地从窗前滑落,如丝如绸……是谁将这一轮满月推上天空?我望着如镜的圆月,望着寂静的黑夜,显得无比惆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接着,作者对着月亮诉说自己的烦恼:在迎考的最后日子里,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分数打击着我,在不停地给我敲响警钟。月亮高高地挂在枝头,月光凄凉地扫向大地,更增添了我的愁绪。作者在文首把自己的心境与窗外的月光联系在一起,渲染忧愁的气氛,所用笔法与鲁迅先生《故乡》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尤其是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助推感情。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为作者的抒情定下一个特别的基调。 比如2004高考湖南卷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的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之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某考生在题为追忆似水流年的抒情散文中写道:

在一个桃李春风、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一个弱小的婴儿呱呱坠地。在一双双充满爱意的眼睛的关注下,她开始茁壮成长,她开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她开始学习,在家人悉心的教导下,她开始经历一个由浅显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而这其中,包含欣喜、伤痛、泪水和欢笑,又包含多少承载着绵绵爱意的似水流年!

这篇优秀作文开头的环境描写可谓充满诗情画意,充满和谐温馨,一下子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激起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

记叙文开头的环境描写,除了可以营造气氛、助推抒情之外,还可以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河南某考生在其优秀作文《一把生锈的锁》的开头写道:

这是一个僻静的小镇,小镇的东头有一条很深的巷子,巷子的尽头有一扇铁门,门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拘一格的环境描写,再辅以顶针修辞手法,使文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读者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到结尾:正是一把锁,锁住了你的自信,锁住了你的心灵,也锁住了你通往未知领域的道路。但愿我们还能保持孩子般的天真与自信。至此,读者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自信随岁月逝去,方知文题中的乃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大门上实在的铁锁,另一方面指精神上无形的心锁

说到环境描写,不少人误以为仅仅记叙文采用或用得多。其实,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环境描写都可以用,只要各得其所,就能各尽其妙。

比如浙江省2006高考的作文题,要求考生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某考生在题为寻回失落的精神世界的文章开头写道:

当你看到公交车上有一位稚气未脱的小朋友主动让座位给老人时,你会投去赞许的目光吗?当你看到马路边上有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把口香糖吐在地上时,你会去阻止她吗?当你……

作者以幻灯片似的两处典型的环境描写开头,又紧随其后以疑问句来发人深思,接下来由此生发开来,发表感慨:这些情况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早已司空见惯了。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会赞扬那个小朋友,也不会去阻止那个时髦女孩。我们不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们麻木了。这样的开头使读者感同身受,相信好多人看了会扪心自问:我看到了会怎么样?

你也不妨试试不拘一格地用环境描写来开篇吧,争取让环境描写成为你文章的凤头 作者简介

夏传寿,安徽省当涂县一中高级教师,培养出包括省文科第一名在内的大批优秀学生。发表文章900多篇,主编或参编书籍十多部。应邀以1977高考监考和阅卷老师的身份,参加北京电视台专题访谈节目《非常记忆———毕业30年再回首》,该节目已在十八大召开期间播出。阅读他的其他文章,请点击《高中生》·高考网。 (责任编校曾向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7d18c6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