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2023-06-18 15: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方向探讨》,欢迎阅读!
邮政物流,发展方向,中国,探讨,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作者:杨

来源:《中国市场》2008年第19

摘要:本文考察了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邮政;农村物流;邮政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B

中国邮政利用信誉优势和三流合一的网络优势进军农村物流市场既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入手,试图分析其主要特点,并力求能够提出实现其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性建议。

一、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考察

1999年在农村地区开展邮政连锁配送业务,到2003年成立专门的邮政物流公司——邮物流公司,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邮物流不仅形成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1500多个县(区)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的流通模式,还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重点开发了农资类、快速消费类和公共服务三大市场,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农业信息发布、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代订送火车票、代送单证照等。[1]同时,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2006年邮政系统又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开始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推行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到2007年,中国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邮政连锁配送网点已达30万处,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成为农资销售的重要流通渠道。而对中国邮政而言,也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邮政物流已成为继邮政储蓄之后的第二大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

二、当前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中国农村邮政物流从整体上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散性: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分散性是由农村消费主体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行政村落和自然村屯星罗棋布,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差异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农村物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非均衡性。由此可见,要满足农民小规模、大范围、多样化但总量庞大的物流需求,就必然会使农村邮政物流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极大的分散性,具有服务规模小、数量庞大、经营灵活的特点。

2.单向性:所谓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单向性,主要是针对其流通模式而言的。目前,农村邮政物流所形成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运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着力于把生产企业生产的农业产生资料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通过配送环节直接运到农村、卖给农户,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虽然这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常进行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要想真正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更关键的还是要把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运出去卖个好价钱。 3.落后性:首先,邮政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在道路交通、物流设备、网络通讯、仓储能力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80%的货运量是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的,邮政物流的技术水平也很低,产品运送多是使用敞蓬卡车、小型货车,缺少冷冻设备和技术。据统计,我国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中损失率达25%-30%,每年有总价值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变质的损耗[2]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也不完善,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农村邮政分支机构只设立到乡镇,无法及时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之农村集体经济日渐势微、经济合作组织尚不完善,使得分散的农户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物流需求,造成农村邮政物流统一作业服务的种类有限,专业化和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很低。

三、未来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方向思考

结合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及特点,本人认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1.物流体系的现代化:第一,健全组织网络,实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中国邮政在充分发挥覆盖全国农村的5.9万个邮政支局 ()7万余名乡邮员和数十万名农村邮政代办员的服务力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村邮工程扩大农村组织网络,打造一个三级三线的农村邮政物流组织网络体系;同时,还要进行机制创新,大胆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与供销社、大型流通企业携手,加快农村经营网点的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克服分散性的存在。当然,还要有国家对农村邮政物流配套设施的财政支持,早日完成农村公路、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话、电视、宽带网络等硬件建设,才能真正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共享系统。第二,加强农村邮政员工队伍建设,实现经营服务理念现代化。目前,农村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素质高、基础好、技术硬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的前提。因此,必须加紧对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和人才的选调、引进,以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赢得良好信誉。同时,要把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引入农村,重点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观念,改革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2.流通渠道的双向化:构建农村邮政双向物流系统是其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中国农村邮政物流必须走联合发展、连锁经营之路,改变相对单一的业务范围,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医药、电信、金融、保险等其他行业和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宽物流经营领域。要在已经开展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物流配送的基础上,通过投递网、金融网和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强大优势,依托乡镇邮政所、农村营递员及各类委托代办点,向农民采购农产品,并供销给国家、省、地区物流公司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最终建立起以委托代办点为桥梁、乡镇邮政所为基层单位、县市物流中心为基本物流组织机构的新型双向农村邮政物流运行模式,[3]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理学

参考文献:

[1]朱霖,高海波.邮政系统推出服务三农新理念[N].中国质量报(第五版),2006-06-06. [2]姚记标,罗斌.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邮政物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5455. [3]夏贵勤.新农村建设呼唤现代农村邮政物流[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7517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9446f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