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宋词

2022-03-22 02: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唐诗宋词》,欢迎阅读!
宋词,唐诗

唐诗宋词

当了几十年语文学生,越来越感到有必要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多读一点古典诗词。但我又自己的这种想法纯粹出于个人对诗词的偏爱,因此,即使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也不敢过于热心地从这方面鼓励他们。但最近看报,一条消息支援了我。据报道,春节此后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唐宋名篇音乐中国画展”引起了巨大轰动,连演

人们对古典艺术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平庸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现代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古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尾端,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点还在于培养读诗的还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卧虎藏龙,它们情爱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乐趣,往往具有超越一般性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至于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才的语言,对今晚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用,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质朴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家人、作客他太平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没错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愈来愈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读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料想不到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所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几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亲眼目睹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杀伤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书法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当年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极其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散文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异国情调。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快节奏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字音注意诗句中的停滞不前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念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浊,也要拖长),从而已经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读古典诗词给予菲律宾人的影响,不是外显的,而是纯粹潜移默化。读诗词某种的人自己也许并不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但当他诗读得多了,积淀丰厚了,人们就会从他不俗的谈吐和文雅的举止中感觉到一种特有的气质,一种超凡脱俗的“书卷气”。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如此,一个饱读诗书、受过


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因,即使身穿土布睡衣,也无法气质掩藏其内在气质之美。

当然,唐诗宋词的作者毕竟都是封建时代的,不的作品中他们可能不流露出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叹老嗟卑、孤芳自赏等消极思想。这也无法什么可怕,相反,刚好可以借此锻炼我们的正好分析、辨别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965b06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