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加 体裁多样

2022-12-11 00: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加 体裁多样》,欢迎阅读!
古诗文,教育部,体裁,新编,多样

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

数量增加 体裁多样

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加 体裁多样

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1日在全国投入使用。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还有一些文言文,还增设专题栏目,安排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教材局负责人介绍,统编三科教材一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材局负责人介绍,统编三科教材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全部完成编写工作,历时五年。一是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教师等组成编写团队。二是精心编写。编写组严格按照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的程序,认真开展编写工作。三是强化实践检验。为检验教材的适宜性,进行试教试用,兼顾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先后遴选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随堂听课,与师生当面交流,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教材。

教材审查制度方面,教材局负责人介绍,在三科教材审查过程中,完善审查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审查效果。一是组建审查队伍,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从政治思想、专业水平、社会影响、实践经验等方面确定标准,遴选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二是完善审查标准,强化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的要求;三是严格审查程序,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综合审查,在首先把好教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前提下,既从专业角度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宜性进行把关,又统筹兼顾对跨学科横向配合和各学段纵向衔接情况进行把关,同时专门对涉及我国主权、边疆海域、民族宗教关系等内容进行把关,确保教材整体质量和水平。

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审查过程中,还专门将教材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关民主党派等征求意见,每科组织百名特级教师从课堂教学使用的角度进行精细审读,提出修改意见。

教材局负责人还介绍了三科教材的主要特点。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


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历史教材按照

“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如《木兰诗》《悯农》《游子吟》《出塞》《过零丁洋》《示儿》,还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论语>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师表》《少年中国说(节选);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历史教材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30多篇。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在落实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方面,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教材局负责人还介绍,为开阔学生视野、培育科学精神、增进文化理解力,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9cc61c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