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木棉花开》(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3-12-26 10: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春雷《木棉花开》(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李春雷,花开,节选,木棉,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棉花开(节选)

李春雷

到广东上任的时候,他已经66岁了。面皱如核桃,发白如秋草,牙齿全部脱落了,满嘴尽是赝品。心脏早搏,时时伴有杂音,胆囊也隐隐作痛。但他显然还没有服老,1.71的个头,80公斤的体重,敦敦实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踩得地球“咚咚”直响。

省委门口有一个副食店,每天凌晨3点钟,黑黝黝的寒风中,市民们揣着鱼票、油票、糖票等花花绿绿的票证,开始在这里排队抢购。广东产鱼,广东人更喜欢吃鱼,可市民们每人每月只有5 角钱的鱼票,还不能保证供应,副食店730分才开门营业,买鱼的队伍长长的,比鱼还多。排在前面的阿公阿婆太困了,要回家再睡一觉,就放下一个替身一把凳子,一顶帽子,或一个莱篮子……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他又来到了深圳的文锦渡口,放眼望去,河对岸就是英国政府租管的香港,高楼大厦,灯火璀璨。而自己这边呢,黑灯瞎火,四野无声。

枯黄的秋风吹乱了他的满头白发和满心愁雾。

在这里基本上没有工业项目投资;交通更是落后,京广铁路在广东境内竟然全是单线。从广州到珠海、深圳,中间都要转乘四、五次轮渡,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农业也不行啊,是全国最大的缺粮省份,虽然国家每年调进5亿公斤,但仍是饥肠辘辘,路人相闻。1979年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只有520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数字636元,还有一个数字更让粤人汗颜,偌大的广东省,面积是香港的200倍,而每年的创汇总量却不足人家的十分之一。

也许正是这诸多的原因,中央政府才下决心在广东试办特区,先行一步。于是,就选派了他。青年时代他在中国大学攻读的专业就是政治经济学抗战时期,他就主编了党内第一《政治经济学教材;建国后长期担任黑龙江省委书记,他的政绩至今仍活跃在松花江畔;主政辽宁三年,经济发展跃至全国三甲之列。

可他毕竟已经年近古稀,又是第一次来广东,这一片土地,能接受他吗?

省委大院里植满了榕树,这南国的公民,站在温润的海风中,悬挂着毛毛茸茸、长长短短的胡须,苍老却又年轻,很像此时的他.

但他似乎更喜欢木棉树,高大挺拔,苍劲有力。忽地一夜春风,千树万树骤然迸发,那硕大丰腴的花瓣红形形的,恰似一团团灼燃烧的火焰,又如年轻威武的丈夫,用刚健的臂膀挽着娇美的新娘,虽然来去匆匆,却也轰轰烈烈……他的血液像珠江一样奔腾起来。

他摸了摸满头秋草,似乎那是蓬蓬勃勃的南国春芽……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1978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为185亿元,列全国第23位。可仅仅到他离任的1985年,广东已经赫然位居榜首。短短的几年时间,这是一个怎样超常规的跨越!

地球人都知道,正是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深圳以她特有的"深圳速度"从一片偏僻的小渔港蜕变成为一座繁茂的大都市,成为面向世界的最靓丽的东方形象……

据不少见过他的人说,他相貌清奇,最奇迥的就是那一双凸出的大眼:愤怒时猜猜如火,静思时深邃如渊,兴奋时明亮如灯。

1983年春天,他明显感到心律不齐,去医院检查,连医生的脸都白了:他的心跳竟然每天比正常人早搏3万次。劝他马上动手术,他笑一笑,说自己身体好能抗得住,拒绝了。又劝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可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怎么可能呢?

他的胆囊又开始隐隐作痛了,愈加剧烈,发展到腹胀,厌食,疼痛难忍。

1984年元旦过后,他被送进了医院。胆囊结石,严重发炎,必须马上切除,否则,腹背受敌,危及生命。

手术开始了,所有的医生简直惊呆了,做了这么多例手术,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畸大的胆囊,畸大的胆囊被撑得鼓胀胀的,随时可能爆裂,像一个熟透的桃子,打开桃子,医生们


更是叹为观止:里面塞满了16枚圆圆滚滚的结石,大的像鹤鹑蛋,小的似花生豆、黄豆、红豆……

哦,怪不得老家伙如此生猛,原来他的胆囊里揣满了石头!

他退休的1985年,广东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位。岭南大地已经全面发酵,物阜民丰,山河肥美,而只有他自己萎缩了。他的体重比上任时减少了近30公斤,身材也矮小了5厘米,他瘦弱成了一个干巴巴、颤巍巍的岭南阿公……

卸任前,他又一次去了深圳。站在文锦渡口,眺望着两岸星河般灿烂的灯光,他笑了,他的笑容一如这星河般灿烂。

他的身体在一天天地衰老下去,像一株粗皴枯朽的木棉树,但他思维的枝叶依然滴青流翠,他激情的火焰仍旧喷薄迸溅。而且愈到晚年,其情愈殷,其心愈烈,烈烈如火,殷殷似血,他用颤抖的双手高捧着自己滴血的心脏,向他的后人、向这个民族奉献着最后的真诚……

公元200711月,我去采访的时候,任仲夷已经逝世两周年了.

我相信,1000年之后,当广东的后人们在数念起20世纪时,仍然会敬重他的名字。岭南的疆土上肃立着数不清的木棉树,像一枚枚火炬,在默默地燃烧着……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把凳子,一顶帽子,或一个菜篮子……”,阿公阿婆用替身排队、凭票买鱼的场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物资匮乏的现实。

B.文中对任仲夷青年时代求学和以往政绩的插叙,既说明了他杰出的才能,又为下文广东的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

C. “连医生的脸都白了”“所有的医生简直惊呆了”“还从来没有见过”等句,用侧面描写突出了任仲夷的忘我精神。

D. “哦,怪不得老家伙如此生猛,原来他的胆囊里揣满了石头”用语幽默通俗,表达出医生为任仲夷取出结石时的欣慰之情。

7.关于文中多处列举数据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尾对任仲夷身高、体重数据的比较说明,是他不辞辛劳的有力证明。 B.文中拿广东和香港的面积与创汇总量作对比,是为了说明当时粤人的汗颜程度。 C.文末的“1000年之后”虽是个时间概念,但也能表达广东人对任仲夷的敬重之深。 D.全文多处列举数据,将真实人物和真实时代结合着写,凸显了报告文学的纪实特点。 8.文中三次写到木棉,每处作用又有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本篇报告文学运用了哪些文学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试作概括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D选项中“哦,怪不得老家伙如此生猛,原来他的胆囊里揣满了石头”看似幽默通俗的表达,表现的却是任仲夷长期忍受疼痛、强撑躯体、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无比心痛。

7.B“文中拿广东和香港的面积与创汇总量作对比”本质目的不是为了说明“当时粤人的汗颜程度",而是为了强调当时广东的落后。

8.第一处,高大挺拔、苍劲有力的木棉树,红彤的木棉花,激发了任仲夷要让广东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第二处,将任仲夷衰老的身体比作粗皴枯朽的木棉树,对比中突出任老思维之活跃,情之高昂;

第三处,“数不清的木棉树,像一枚枚火炬,在默默地燃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任仲夷虽已离世,但其奉献精神深深扎根于岭南大地的干部心中。

评分说明:每点2分,意到即可,共6分。

9.善于以物喻人,作品多次将主人公比作高大、热忱、无私的木棉,增强了作品人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0cf553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