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2022-03-27 21: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寡人,原文,翻译,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 :

原文 +翻译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 :

梁惠王说: “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 “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

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导老百姓, 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

粮仓赈救。 老百姓死了, 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 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 ,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 投奔到梁国来了。

======================= 简要分析 :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 ,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步行仁政,残酷掠夺百

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 ,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编辑本段

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

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因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得思想,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 ,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

,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 “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 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 ,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 的宏愿, 孟子提出自己的 “仁政” 主张,即减轻徭役、 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 “不饥不寒” ,并在此基础上兴



教育等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解决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而取得人民拥 戴,才能称王于天下。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

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 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

豚狗彘之畜” 。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

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

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 “用心” 于民,

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具体的说, 就是让民拥有 “五亩之宅” 、“百亩之田” 、“鸡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通假字

1:加(本文前一个加)通

思。

2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无通“毋”,不要

颁通“斑”





减,这里的用作减少的意思, “不见减少” !后一个加是为增加,增多的意

涂通“途”,道路 【孟子概述】



孟子(约前 372- 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

。三岁丧父,孟




母将其抚养成人。 在孟子小的时候, 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3 次搬家。 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 、“三断机杼” ,成为千古美谈, 《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

承子思 (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

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

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 ,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

学著书,作《孟子》 7 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

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

1071 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

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元朝至顺元年( 1330

《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16e41b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