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原理

2023-04-02 13: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设计原理》,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原理



单选20分多选30简答30论述20 1. 城市设计原理: 核心内容

城市设计是什么? what --- 本体论 为何做城市设计? why ----- 价值论 如何做城市设计? how ----- 方法论

城市设计是什么? what

1 概念与定位~2 类型与特征~3 范畴与要素

4平台与主体5历程与思潮 为何做城市设计? why 价值与■伦理~ 基本价值 ------------------------------- 职业伦 如何做城市设计? how

1 方法与技术~2 结构与体系 3 角色与职能 城市设计的概念归纳出七类: 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帀设计 -- T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 市设计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5关注行为与环境的互动的城市设计 6 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7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定位

的优势要素是多元的,但在触媒选择时应突出区域最主要的 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触媒的效应。

劣势转化选择(WC组合):劣势转化选择是指在确立区域面临的劣势或 威胁的

基础上,将劣势因素界定为区域发展触媒的选择策略。如设计区域内 自然景观差,缺乏绿地、广场等景观资源,由此为了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城市设计师确立绿地为该区域发展的触媒,并将环境改善作为区域开发的首 选,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其他功能的空间开发。

经济原则:区位理论;外部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一 ~ a级差地租理论 b由中心向外围地租逐渐降低 c中心高强度开发,创造更高 的经济价值

2外部经济理论 a城市空间开发具有外部性 b经济的外部性是指未被市场交 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如果个人无偿的享有额外收益,则这种外 部性即是“正外部性”;而如果个人承担了并非由他引起的额外成本,则这 种外部性即是“负外部性”。――《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又称《商君》

《商子》。主要阐述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政策措施是什么。

――论述了道路、农田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 城市发

展规模之间的关系。

――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与交通布局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 管理制

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城市意象论: 耶鲁大学建筑系;莱特;战后 MIT学习城市规划;透过物质空 间的表象区追求城市内在的秩序

城市意象理论是 1960年,洛克菲勒基金的研究成果。 结合对波士顿、新泽西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调查及《城市意象》 “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观

场所与文脉:城市设计的涵义论 a 挪威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 在•空间•建筑》 c《巴洛克建筑》 生命与活力: 城市设计的活力论

城帀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 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 市政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工程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二战后)一一城市设计( 1960年代) 城市规划学科更加趋向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主要通过数量统 计和策略方针来控制城市建设,建筑学则更注重建筑单体的形体、材料、结 构技术等局部,忽略了物质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

1960年代注重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现代城市设计应运而生, 现代城市设

计不同于以往的仅仅作为思想的传统城市设计,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思想与理 念,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可以实践的综合型应用性“学科”,其不是城市规划 的简单深化,也不是建筑学的抽象概括,而是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之间发展 起来的独立的研究领域,注重的是三维空间层面上各实践要素的关系组织, 强调的是对城市建设过程的动态导控。 城市设计特征

城帀设计在上述三个层面(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特征体现为:联系 性特征、动态过程特征与本土性特征。

1联系性特征:A学科层面上联系不同专业。 B实践层面上联系不同要素。

2动态过程特征:动态特征指的是指方法论层面的过程控制的动态性(认识 论层面的程序框架将在下文中专门阐述) ,其主要体现在开放的目标体系、 性的控制策略、动态的控制平衡三个方面

3本土性特征:本土性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地域特性,也可称为本地或当 地性,是英文“local ”的翻译。 城市设计的本土性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 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四个层面。 城帀设计类型

产品型与过程型

城市设计既是产品,又是过程;是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物质空间环境的产品 设计,也是预先确立设计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建构合理的运作机制和控制 导则的过程设计;城市设计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是可以直接用于“空间 生产”的详细蓝图,也是指导下一层次城市建设的过程控制。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宏观、中观与微观

2. 城市设计是什么内容 丄作内容:设计与管理

设计 --- 间设计

a宏观一一空间格局 b中观一一空间肌理 c微观一一空间质感 管理一一过程管理 a制度一一程序管理 b技术一一过程控制

土地记录着人类不断进化的历史。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争夺土地的历史。 “建设性”殖民与“掠夺性”殖民(海上殖民)

交通组织

研究对象为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是城市各用地之间 人与物的流动。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有机体的循环系统。是外在的、 物质性的。(通讯网络

土地使用:概念

是虚拟的、非物质性的)

开放空间:两个层次: 体系建构与景观塑造

开放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工化的开放空间与自 然的开放空间,前者包括广场、公共绿地、滨水空间、步行街、二层步行系 统、地下公共空间、室内公共空间等。后者包括自然山体、自然水体和自然 林木等。

街区尺度:概念:“ BLOCK :街区是指由城市道路围合而 成的城市建设用地及其用地内的建筑与环境,包括地下与地 上两个空间层次。城市与街区 :拓扑而论,城市是由尺度不 同的街区组合而成的,城市街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及政治 因素的作用下既有相同的组合规律,也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模 式,因而孕育了城市的 普遍共性与独特个性.

街区类型:以街区主导土地使用性质为分类标准,街区可分为商业街区、居 住街区、工业街区、行政办公街区、学校街区、公共空间街区 (绿地、公园、 广场)等。

依据人的视觉感知与街区的空间特征及历史积淀,街区可分为 一般性街区与 标志性街区。

依据街区的空间使用模式可分为 围合式街区与占有式街区。 依据街区开发强度的高低可分为 强开发街区与低开发街区。 街区尺度的构成: 街区尺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二维平面的 街区尺寸、街区密度 与三维空间的街区空间模式、街区高度。 (街区高度与街区密度是指街区建 筑的平均高度与街区的建筑密度)

街区尺度的影响要素: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核心因素);政治因素;技术因 素。

街区尺度的控制策略: 多样性策略;弹性策略;延续性策略;

建筑形式与体量

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相对应的物质性外在,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围护,也是 建筑呈现给城市空间的外在形态。

建筑体量:建筑的客观大小、高低与比例

不同的建筑形式都拥有与自身功能相适应的建筑体量 活动组织:概

对于城市设计而言, 物的塑造是一种表象, 一种外在,而其最内在还 是“人”,即存在于空间之内的人的行为与活动。

城市设计的空间设计创作是一信息编码过程,过程中,人则是它的 解码者,

即空间组织的意义和规则及相应活动行为才是本质,而设计本身只 是人类对某种理想环境的理解与表达。

活动组织类型:依据活动的必要性与发生方式分为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 与社会性活动。

我认为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应从以下6个方面:

(功能、生态、艺术);

包含对视觉“主观”与景观“客观”的研究; 包含对社会“背景”与活动“主体”的研究; 包含对设计过程与设计产品的关系的研究; 应了解相关的不同专业的关系与综合能力; 应从经济角度研究公私利益的磨合与平衡

(前三个方面考虑的是可视环境 /客观条件;后三个方面考虑的是过程 /运作 机制。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构理性目标

及实现目标的控制策略和运作机制,以达到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进行创造设 计和实施管理的目的,并最终为市民大众塑造舒适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

EDAV

对交通规划调整的想法: 1、快速内环路; 2、景观大道;3、观光通道 规划构想中两个重要的发展策略: 1、积极、高强度开发 2、消极、低强度开

功能定位:工业与可研;居住与生态;行政与金融;人文与景观;科技与生 活;度假与休闲 调查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

SWOTs 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 80年代

初提出来。这种分析方法最初主要应用在商业领域,用来制定商业机构运营 的远景战略,之后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评估和城市设计等许多领域的分析与决 策过程中。 SWO是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它们分别是: S Strength , 强项、优势; W Weakness,弱项、劣势; O Opportunity ,机会、机遇; T ---- Threat,威胁、挑战。 SWO■后面的“s”从英文角度解释代表的是复数,说明前面提到的 SWO T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众多的,并且是纷繁杂沓的。 所谓SWOTS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弱势因 素、机会囚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 式排列组合,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SW优势与劣势,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OT机会与威胁,主要用来分析 外部条件。 SWOT分析法 ----- 选择策略即 ST组合策略与劣势转化选择策略即 WC组合策略。

比较优势选择(ST组合),即是将设计区域的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机会, 转化

利于区域发展的触媒,进而带动区域快速而协调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开 发实践中,区域

c整体设计、统一协调

3规模经济理论 a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b边际规模与边际成本相等 c工业园区、 科技园区等等

空间开发权转移:空中开发权转让这一技术主要用于城市建设中需要保护的 里要资源,如标志性建筑、历史建筑等,使之不受城市新的活动的威胁,即 把这些资源上空没有被开发的空间权转让到其它基地中,得到开发权的开发 商将被允许在容积率控制之外增加一定的建筑面积 5.1主体与平台

|实践主体: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的实践主体包括: 政府、开发商、公众与城 市设计师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建设机制: 计划经济下,政府拥有绝对控制权,城市建设 中政府与城市设计师、公众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 “自上而下”的完全控制, 政府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没有“开发商”这一层次。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建设: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服务与监督,为 开发商提供公平的投资环境, 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监督开发商的市场运作, 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实践平台:~

实践过程:城市设计是预先制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实践的过程,依据 城巾设计实践的过程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 总体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 与保障维护四个阶段。

平台构成:项目管理平台、设计组织平台、市场运作平台与保障维护平台 1项目管理平 项目管理平台的实践主体为政府管理者。任务是 政策的制 定与项目的实施管理。

城市设计师的作用:a.以专业知识帮助政府拟定城市建设的“菜单 b.对城 巾建设的法规与条例及相关政策进行反思与论证; c.在于对城市设计导则与 指引进行阐释与修订。 项目管理平台的搭建目的在于保障城市设计项目立项 科学性及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进而促使政府管理者正确决策、科学行政。

2设计组织平台:设计组织平台的实践主体是城市设计师。是在遵守相关法 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 建构准确的设计理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方案评审的基础上,对方案 进行优化并编制城市设计导则与策略。

方案设计是城市设计师的基本职能,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城市设计师应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在协调政府管理者与投资经营者利益的基础上,保护公众的利 益,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具备严谨的职业态度,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员的协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市场运作平台:市场运作平台的实践主体是开发商等投资经营者。 城市设计师作用:城市设计师的作用在于以合理的价值导向协调开发商与政 府、开发商与公众的利益,让开发商了解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项目进 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4保障维护平台: 保障维护平台的实践主体是公众。 城市设计师作用:对公众的普及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素质,增强公众参 与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为公众参与创造完善的制度环境

城市设计伦理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 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 其不仅涉及大量的技术性、科学性问题 ,还有大量的社会性、伦理性、法律 性甚至政治性问题。

城市设计是一种伦理活动(ethical activity ,城市设计关切诸如社会正义 social justice 和社会平等(social equity 等特殊价值。 61历史与思潮(含义论,活性论) (重点) 作为思想指导的传统城市设计

国外部分:古典时期一一古希腊与古罗马; 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绝对 君权时期;现代主义时期―― 18世纪末至1960年代

国内部分:古代社会一一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社会一一 1840 年至1949年;当代社会—— 1949年至1980年代中期

作为社会实践的现代城市设计 国外部分:空间和秩序:城市设计的形式论

所与文脉:城市设计的涵义论 生命与活力:城市设计的活力论 环境与意象:城市设计的意象论 生长与衰败:城市设计的有机论 城市环境设计

当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城市设计过程论;生态城市设计;新城市主义 国内部分:思想引入;社会实践;学科教育;综合发展;

思想指导的城市设计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城市文明

a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 b人本主义c开放、学习、交流、思考

城市空间特征 广场、神庙、圣地、公共建筑是

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古罗马时期

城市设计特征

――源自希腊时期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原则

――拿来主义,适合表现帝国沉着、威严和权利的皆为可用 ――直接实用为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审美 城市空间特征

整体壮观的空间秩序:

――改造古希腊自由、不规则、有些凌乱的广场空间 ――塑造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 ――善于运用轴线和透视手法

――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 以建筑体量凝聚城市空间:

――不强调和突出个体建筑的形象,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相邻建筑 之间的协调 ――体形庞大的纪念碑式建筑物紧密布局,依靠体量的惯性联系,起到对广 场的控制作

《建筑十书》维特鲁威

――总结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 ――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城市布局

――城市选址须占据高爽地段,有良好水源供应、农产资源和水、陆交通条 ――建筑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周边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 阳光、水质、污染等

――街道与风向和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古代社会 重要典籍3|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结束) 《周

.考工记》

--- 西周 周公旦

――原名《周官》,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与冬官

――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 事,秋

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

――《考工记》是齐国官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

手工业技术文献。

――西汉成帝时,刘歆校理秘府所藏书籍,才将《周官》列入书

目,但缺冬官一篇,遂以《考工记》补足。

《周礼.考工记》记录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环涂七轨和野涂五轨。

“里”—— 300步、18009里之长应为 3742.2米。

“轨”一一车辙,1轨八尺,九轨72尺,1尺为23.1厘米,共

16.632 米。

“夫”一一一农夫一年内耕种的土地一百亩

100 *100步,1步为6尺。

《管子.乘马篇》

――春秋齐国管仲 颍上人 葬于临淄

――是中国古代的学术典籍之一,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 下勿

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 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

《商君书》

a强调城市的复杂性与多义性,批判设计的简单化 b1946年出版《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增加沿街小店铺以增加街道的活动 ――减小街区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街道具有生命力的个条件: 安全;保持有不断的观察;不间断的使用者;功 能多样!至少两个;街区不宜过长, 900英尺 274米;不同时代建筑物 的共存;高度密集的人群

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关注人的社会关系,开启了从社会学 角度研究城市设计的先河。

《城市并非树形》《俄勒冈实验》 C •亚历山大 《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 1965 P •达维多夫

|城市设计'过程~

现场调查一一认识环境,找出建设的动力、描述基本目的、接受 问题的

挑战。

资料分析一一得出数据信息、感受环境、确定问题、找出原因。 建立目标一一确定基本的组成部分、 分析范围(设计范围和影响

范围)、确定主要问题、建立设计目标。

设计构想一一找出各种实现设计目标的可能性和解决办法。 设计选择与评价一一从多个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实施计划一一制定最优的实施措施。 价一一评价设计活动的效益,对环境的影响。 维护管理一一社区管理、居民的凝聚力。

|方法与技术(不考经验值,只考明确值) 城帀设计设计创做的步骤与过程

各步骤过程中的方法与技术

不同类型城市设计的方法与技术(步行街、广场、 CBD或中 心区、滨水区)

城市设计设计创作的步骤与过程

1现状调研2目标概念3设计构思4成果表达 调查分析方法 1现场踏勘、问卷调查、访谈与文献资料收集 2图底关系分析法 3联系理论 分析4场所理论分析法 5.SWOTS分析法 目标与理念的生成

1问题导向2理念指引3理性分析4“暗箱生成”一一跳跃性、非直线性 设计方案创作 1美学原则2经济原则3社会原则一一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群体行为 理论等 成果编制

图则转译a规划许可制度 b “两证一书”制度

|屮心区城市设计(重点)中心区内涵

中心区概念界定

a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 b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

业的集中地c为城市及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活 动设施和服务功能 d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e包括商业零售、 商务、体育、文化、行政和信息等功能。 f集中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承担经济运作和管理功能。

中心区类型 a商业中心 b行政、文化中心 c商务中心d 体育中心e博览、会展中心f综合中心

中心区特征: 土地使用;道路交通;街区尺度;建筑体量与形式;开放空间; 活动组织。

| 商务中心(CBD (重点) W

——以商务办公为主导的中心区。金融、贸易、服务为主导,商业为辅。 ――概念源于1920年代,美国城市社会学和地理学者伯吉斯提出的“ CBD 概念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伯吉斯创立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同心圆”模式:由内到外五个同心圆, 最早生成圆心,是城市地理及功能的中心区,以零售业与服务业为主,简称 CBD

――1980年代后概念出现变化,由商业与办公并重演变成办公为主、商业为

商务中心与商业中心逐渐分离

商务中心不一定位于城市的地理中心

CBD设置的条件

a现代化城市的中心 b以商务办公为主要功能 c第三产业集聚之地 信息、软件、计算机服务、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

、房地产、科研、技

术服务等。

CBD等级:1全球性CBD纽约、伦敦、东京 2区域级CBD香港中环、新加 3国家级CBD上海、北京 4地区级CBD深圳、重庆 CBD用地规模

——纽约曼哈顿 CBD :金融区用地<1平方公里。 ――北京CBD总用地4平方公里,商务设施用地大约 1平方公里。 ――上海CBD核心区用地大约 1.7平方公里

――深圳CBD总用地4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大约 1平方公里。

CBD建设规模

——上海 CBD核心区用地大约 1.7平方公里,办公楼面积 300万平方米 ――深圳CBD总用地4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大约 1平方公里。办公楼面 350平方米。

CBD功能:a办公(金融、贸易、信息、服务) b商业(酒店、零售、休闲、 娱乐)c公用设施(市政、交通、通信、文化、教育 d居住(公寓、住宅) CBD功能合理的功能比例:商务办公 1/3 ;商业娱乐<1/4 ;住宅<1/3 城市设计师的知识体系

对城市形态的分析与创造

对环境因素的理解和判断 对城市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知识结构立方体(下图)

最后一道是根据自己专业谈谈城市规划, 20

不考:1结合生态的城市设计 2市场经济的城市设计 3设计方案,创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3643f9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