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2022-06-16 17:0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欢迎阅读!
困惑,困难,遇到,教学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高三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是一个老话题,年年高三复习,年年提有效教学,但真正走进 高三课堂复习教学却是在新课改之后,特别是省素质教育会议胜利召开,为有效教学添加了催化剂。为此,我们带着对“有效”的设想与困惑,特别是带着学校与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大胆地提出:高三复习的思路“落实课本教学”的理念,以本为本的引领学生进行高三的复习,意味着放弃过去“以资料为纲”的复习模式,这是一种大胆地设想,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料困难与挑战。

1、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高三的复习教学,使得“设想”如海市蜃楼般飘渺不定。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但由于高考依旧是以分数论成败,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家长、学生对分数的看重程度不得不让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中充满顾虑。因而,旧的教育方式、理念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但它的渊源较长,“实用性”对教师依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2、被应试教育教育“灌”出来的学生自主性较差,给课改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力。经 过小学、初中近十年的教条式的驯化,学生滋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教师的有效引领和强制措施,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自主探究的课堂变成了自由涣散,合作学习曲成乌合嬉戏。 3、教师课本的使用变的有形无实,不能体现以本为本的复习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教 学内容杂乱无章,照旧是“跳进题海中遨游”,教师满堂讲、学生大量练,课本只是摆放在桌上的摆设,怎样把课本内容融入到更加有效的复习中成为一大难题。

4、教学过于形式化、过度追求新颖化、前卫化倾向。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我校虽是一所重 点中学,教学设施齐全,但生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而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脱离了学校教育实际,有效教学注定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得绣花枕头的虚名。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 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实行教学案一体化,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 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半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 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 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强化三轮复习中的“四落实”


为了全面提高数学复习的效果,我们制定了四个落实计划: 1.落实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坚持教学案一体化:把各种资料由主备人与个人二次备课全面整合,主备人提前把有关资 料做一遍,选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问题,包括:本专题的主题内容,高考要求,考试热点,常考题型,课本回归,学生难点,教材内容的增减,及考试方向的预测等,集体讨论后,再编制讲义印发给学生,由教师批改统计分析进行二次备课,进行补充修改评讲,使每一专题内容都体现出层次性、递进性、问题性、模块性、落实性、拓展性。 2.落实综合训练试卷的针对性

为了使学生尽快的适应新模式下的高考,提高考试的技巧与规范化解题的要求,我们每周 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试卷由有经验的教师负责,并由青年教师提前做,感悟试卷的难度、知识的角度,并提供修改建议,力争给学生提供更有效、针对性的试卷。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3.落实填空附加题的高效性

填空题、附加题是学生快速得分的地方,我们专人负责这两部分内容的收集、编制,在规 定时间内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知识成块、题型成类、解法统一、训练高效的目的。 4.落实补偿反馈训练的时效性

复习的目的是查缺补漏,知识的综合。在复习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补偿,我们每周 进行一次本周教学内容的补偿反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编制练习,并在周日晚共同反馈验收,使每一个知识点都经历:训练-批改-统计-分析-讲解-补偿的过程。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 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41345d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