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2023-01-10 01: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欢迎阅读!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思考,当前,高校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教育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并充实新的丰富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政教育的有效性,是高等学校尤其是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延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而受这种影响最大的受体,首先就是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走弯路,走迷路,走错路呢?最主要的就是把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前,做到位。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之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稳定、向上的,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大部分大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希望祖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有些人缺乏坚定的政治方向,不能将爱国热情建立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理性思维基础上,因此,当经济领域和其他各项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遇到一些暂时困难,会给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带来困惑,他们往往会为狭隘的爱国情绪所支配,加之缺乏经验,看问题显得简单片面,容易走向极端。



2.价值观趋于功利化,缺乏进取心。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功利化和世俗化。一些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过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大学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甚至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往往把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意识较为薄弱。有的大学生出现厌学甚至逃避学习的行为,对学习毫无必趣,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从而荒废了学业,甚至部分学生整天沉谜于网络,在网上虚度光阴,缺少做一番事业的雄心。



3.心理素质脆弱。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数据




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感过强。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们感到最为苦恼的问题:一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占27.2%。二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定,占23%。三是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占21.4%。学习、就业、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项大学生调查数据表明,15.1%的学生回答经常感到孤独,10.6%的学生感到悲观,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每年部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退学或被开除学籍,拿不到学位证的学生比例高得惊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失败。可见,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的压力增大,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能正确面对压力和竞争,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形成可以说是各方面合力影响的结果,主要的成因如下:



1.升学压力下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倾向的影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想、教育观念已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在谈到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及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时,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更多地强调的是对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及培养,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薄弱。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家长和学校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只追求升学率,要求学生只是学好各种考试所需要的课程就是好学生的思想下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到了大学他们的各种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虽然高校也积极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大学生已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良好效果。



2.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性不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有不少方面已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于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道德监督、调控失灵,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出现大面积滑坡现象。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而我们目前的思想道德工作现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辅的模式。这就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



3.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得当前大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及思想道德等方面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已相对显得滞后。目前的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基本上停留在两课、社会实践和寓教于乐为目的的校园文化等形式上,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考虑到社会对思想道德要求的层次结构,恰当地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可能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和联系学生个体实际不够的现象,因而造成了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际上效益不大的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b90f1b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