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诗词巅峰的第一人

2022-10-13 14: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上诗词巅峰的第一人》,欢迎阅读!
一人,巅峰,登上,诗词

登上诗词巅峰的第一人

作者:寺洪胜

唐诗宋词千古流传,为不少人所喜爱。(本文所称诗词,均指唐诗宋词一类的诗词)那么,真正登上诗词巅峰的人又是谁呢?

我认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是登上诗词巅峰的第一人。

李白、杜甫、苏轼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合起来,都无法与毛泽东诗词相比较。毛泽东诗词具有以下特点

一、天之浩气

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大多热衷于花草鱼虫,男欢女爱,往往以三友四君子言情舒志,卿卿我我之风盛行,具有天之浩气的诗句不过是片言只语。

毛泽东诗词与此相反,往往借天地之气言志,借天地之物寄情,处处散发着天地之浩气。如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欲与天公试比高

等等。不可胜数。轻轻读来,都有一种胸怀远大,豪气冲天之感。

二、地之灵气

毛泽东的诗词都很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近火热的现实生活,首首都意境高远,但又很接地气。如描写飞长征的诗,解放南京的诗,建设新中国的诗,都很接地气。尤其是在选词遣句上,通俗易懂,很接地气。

毛泽东主席也是读四书五经过来的人,对文言文字也是很有造诣之人。但他的诗词基本上连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都能一气读下来。基本上看不到偏字怪词。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接地气。这是历代文人包括现在一些小有名气的现代诗客所不具备的。


三、人之霸气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来霸气十足!

当年,胡适对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用韵横加指责,有的人问主席改不改,主席坚持不改。不知胡适是否想过,宋词变体很多,有的词牌名不过是古人在风月场所写的一首词,至今这个词牌只有一首词。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一国之主",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变体呢?别说一个变体,就是创作一个新词牌名也不为过。

毛泽东对古诗词钟爱有加,即使晚年因眼疾不能自己阅读,他仍然让工作人员读给他听。"平水韵"、"新韵"等可以说了如指掌,可你看到过毛泽东诗词标明是平水韵还是新韵了吗?

四、字的精气

毛泽东诗词用字很精准,活灵活现。如《雪》、《长征》、《解放南京》等等,字字都有拨千斤之力。我认为,毛泽东诗词在用字上有几个特点

1、偏字怪词不用。 2、不接地气的字词不用。

3、含含糊糊、卿卿我我的字词不用。

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是既通俗直白,又韵味十足的典范。所以,毛泽东诗词好读易记,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韵之神气

毛泽东诗词的用韵,不是为押韵而用韵,而是以意用韵,韵随意走。如"咏梅",上阙最后一句"犹有花枝俏","俏"是韵脚,但与下阙的"俏也不争春"的诗句紧紧拥抱,使上下两阙不可分割,用韵十分神奇。

而我们现在好多诗词是为押韵而押韵,你把他的韵脚字抠去,一点也不影响整个诗句乃至整个诗词的诗意。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


和活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唐宋诗人把唐诗宋词推向了巅峰,但登上巅峰的人却出现在新中国,他就是毛泽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ecf534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