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

2022-03-19 19: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欢迎阅读!
古代诗词,意象,柳”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

作者:袁秀颖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年第01

意象,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人笔下的杨柳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意象,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在诗人笔下,柳既可以成为离情别绪、魂牵梦绕思乡的代名词,也可以作为刻骨铭心爱情的信使与衬托,同时又能以柳发出对人生的感慨,进而表现出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楚楚深衷,更可以成为女性身材的比喻和象征,以及成为闺妇、娼妓悲惨命运的写照,传达出诗人的追慕和同情。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杨柳意象值得分析。 一、以柳写情 1.以柳寓离情别绪

根据谐音寓情。柳树的与留念的、柳丝的与思绪的、柳絮的与离情别绪的谐音,因此,人们常用柳树表达留念和思念之情。根据柳树特点寄托,柳絮的随风漂泊就像在外漂泊的游子,四处飘零无枝可依,容易让游子想到自己身居他乡的悲伤。柳丝纤长,一阵风吹过,柳丝与你的脸颊耳鬓厮磨,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形状。因此,人们还把柳赋予了离别伤感的情怀,从此,送友人有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

如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写出杨柳的柔长、缠绵,易使人伤别离。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晚酒醒能在何处呢,恐怕只有在残月和清风的杨柳岸边了。诗人把杨柳岸与小风、残月的意象放在一起,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心情。

2.以柳寓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

在古代,柳树是常见植物,在街道、江河岸边、驿站甚至在家乡的宅院都有柳树。所以,游子在漂泊他乡时,看到柳树,自然联想到家乡的柳树,进而会想到家乡的人与物,想到亲人相见的温馨,想到情人相伴的甜蜜,而当一切幻想烟消云散时,会倍感思乡。

因此,在古代有许多写柳的诗是表示思乡之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在外漂泊,忽然听到有人吹《折柳》的曲子,曲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怎能不使人思乡。柳成为诗人家乡的象征,也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3.以柳寓刻骨铭心的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f4249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