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出自

2023-03-24 09:0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望洋兴叹出自》,欢迎阅读!
望洋兴叹,出自

望洋兴叹出自

【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解释】: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于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道: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至了,无数支流的水都吞下了黄河。河面十分宽广,水雾水气,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看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就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出来,指出天下的美景,全都分散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见人家的了不起,才深感自己的可悲。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处事力量比较或条件不充份而深感无可奈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0784d0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