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

2022-12-05 22:3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欢迎阅读!
自然主义,日本,小说

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



乌彦博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要: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私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它的产生研究是日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这场维新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的先进成果。1888年左拉的文学作品《娜娜》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波澜,西方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随之传入日本,被作家大胆应用于文学创作实践,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始兴。日本的自然主义者把欧洲自然主义客观的、科学的“自然”理解为“原原本本”、“如实”的主观自然,注重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真实再现,由此,产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学形式——私小说。

关键词:日本;私小说;自然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2-0131-02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近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大江健三郎曾经说过,私小说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传统。另一位日本作家曾说,至少从言文一致运动以来,各种流派如走马灯般此消彼长,来去匆匆,只有私小说万古一系流传至今。到《我是什么》为止,已近八十多个春秋。这充分说明了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私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历史可追溯到日本古代平安时期的日记、随笔文学其纤巧自然的风格、细腻周密的心理描写和较强的写实性,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某种传统。明治维新后,西方自然主义传入日本并与日本文学传统相结合,本土化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进而孕育催生出私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这场维新奉行全盘照搬的西化政策,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当时的翻译学家们大量翻译西方的各类重要书籍,启蒙学者也纷纷从引进西方文明的角度著书立说,广泛地介绍了西方世界,如政治、经济、文学、建筑、美术、音乐等方方面面。当时中村正直翻译的《西方国家立志篇》、福泽谕吉翻译的《西洋情况》等书籍被推崇为明治时代的“圣经”,英国作家里顿的《花柳春话》、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众多作品相继被译入日本。正如日本学者吉田精一所说:“在这一时代里,涌现出来的是许多百科全书派的学者,可以和法国的启蒙思想时期相比美。”[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888年左拉的文学作品首次被介绍到日本,其作品《娜娜》更是在日本文坛引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理论家纷纷撰文介绍西方的自然主义文学论,作家亦大胆应用于文学创作实践,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开始兴起。

同欧洲的自然主义文学一样,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尊崇真实与自然,强调文学家应像科学家对待自然界那样客观地表现人生。自然主义的理论家田山花袋曾说:“小说必定是自然的缩图。其次仍是自然。没有道德,没有伦理,没有社会,没有风习,但却必须明确地观察社会、道德、伦理与风习。”[2]这句话的意思是文学创作要遵循科学精神,重视资料和事实,服从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大力渲染人的生理、遗传和情欲。也正如日本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所说:“自然主义完全无条件地服从于自然,无论是偶然的、无形的,抑或是无序的,均需将自然之本来面貌反映出来,……纯客观,纯写实,乃自然主义的一个方面。”[3]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日本自然主义注重事物真实的本质特征。




但是,日本与西欧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日本自然主义是按照日本式的思考方式来消化和吸收西方自然主义理论和作品的,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两者就像一颗树上结出的两种不同的果实。

17世纪以来,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军事、交通、产业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19世纪后半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深入到文学领域。在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了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艺理论及实作。他们在文学上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理论,强调人物性格和情感观念的形成是由遗传、环境和时代等外部因素决定的。因此,欧洲左拉等人的自然主义理论是建立在19世纪欧洲非常发达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其“自然”是指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自然观或人类观;其创作是以知性主义为基础、以近代市民为对象,展示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图景,具有广阔的社会视野。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自然科学落后于西方数十年,处在很不发达的状况。当时的日本作家没有真正掌握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善于科学地分析和观察社会,对欧洲自然主义的理论和创作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扭曲和误解。

日本的自然主义者把欧洲左拉等客观的、科学的“自然”理解为“原原本本”、“如实”的主观自然。正如田山花袋曾说:

我所说的自然,指的是nature(自然)发展为自然、天地的那种形态。由此推论下去,可以说作家及个人的主观中也就包含了大自然的面貌。所以,作家使用的主观当然是能够同大自然的主观相一致的。……自我的内心也是一个自然。正如外部的宇宙是自然一样,自我也是一个自然。……从根本上讲,自然主义完全具有主观的性质。

这里所谓的“自然”实际上是指受到人类原初欲望影响的、主观的自然。在这一前提下,日本自然主义主张创作的“无理想”、“无技巧”状态,以为只要一味描写自己身边的事就能达到最“真”的境界。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日本自然主义是以反知性的主情为基础、以个人生活为对象来进行创作的,其作品多表现为对“家”和“家庭”生活的真实展示,不能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社会视野非常狭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田山花袋在自己的三部曲著作《生》、《妻》、《缘》中,仅仅真实地描写了家庭中的母子、婆媳、兄弟间的各种琐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毫不涉及社会问题。

同时,由于以主情为基础,其作品一味沉溺于个人的内部世界,注重个人主观感情和体验,要求文学要表现绝对忠实的“自我”,甚至不惜描写个人的隐私和内心世界的卑鄙丑恶,以此来暴露现实的悲哀。正如片岗良一在《日本近代文学导论》中所说,日本自然主义没有发展成泯灭作家主观的纯客观主义,却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表现作家主观的工具,它们没有达到彻底的客观,反而动辄长吁短叹,描写个人的伤感。比如岛崎藤村的自传体小说《春》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记录了同“文学界”青年们交往的经过,抒发了他们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理想幻灭之后徘徊、失意的心情。田山花袋通过《棉被》如实地暴露了竹中时雄对女门生压抑不住的变态爱欲心理及为了占有女门生而采取的各种卑鄙手段。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意追求细腻的心理描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细致传达感情。文中写道:

(时雄)爬上楼去,那里在芳子走后,原样未动。思慕和眷恋之情,促使他追忆那隐隐约约留在脑际的芳子的面影。这天,武藏野寒风凛冽,屋后的古树发出潮水般可怕的咆哮声。跟芳子走的那天一样,时雄一打开东边一扇雨窗,光线就像流水一样泻进屋里。桌子、书柜、瓶子、胭脂盒,仍摆设在原来的地方,使他感到心爱的人跟平常一样上学去了似的。他打开桌子的抽屉看了看,里面还扔着沾有头发油的旧飘带,时雄把它拿起来闻了闻。他在房间里呆了一阵,然后站起来拉开拉门一看,三个大藤箱用细麻绳捆扎在一起,只等送回家去。对面叠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1358a6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