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原文及赏析

2022-12-30 03:0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雪芹《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临江仙,玉堂,曹雪芹,赏析,原文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

[] 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作品赏析 【注释】




[评介]“柳絮词”,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的作品,描写的是“三春事业付东风”的暮春残景,暗示着贾府这个“百年望族”即将覆灭的命运。

在这五首柳絮词中,除薛宝钗的《临江仙》故作高调以外,蓁都是悼春伤感之作。史湘云的“莫使春光别去”,贾探春的“也难绾系也难羁”,薛宝琴的“三春事业付东风”都同样表现了她们对好景易逝的惋惜心情。作者在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时刻,安排这次诗会,写出了这些诗词,等于是为封建贵族阶级所作的挽歌,哀悼它必然没落、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一组词里,把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放在一起,通过各自对飞絮的咏叹,鲜明地表现了她们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林黛玉的《唐多令》,处处以柳絮自况,明写飞絮,暗叹身世,落笔双关,把自己缱绻风流、薄命漂泊、爱情破灭的深切哀愁寄托于柳絮,发出了悲愤忧怨又无可奈何的叹息。

薛宝钗的《临江仙》,则春风满怀,自鸣得意。“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她对封建贵族阶级必然同舟共济的历史命运不仅不认识,而且抱着幻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表现了她依附封建势力,妄想出人头地的野心。作者褒贬之意,溢于言表。对我们分析研究《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1ef269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