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部编版

2022-05-26 22:0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部编版》,欢迎阅读!
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下册,年级,12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的特点,领悟文章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3.在了解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的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学习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人民服务,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毛主席的题词。而我们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一位烈士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所以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演讲词。这位烈士是谁?他是怎么牺牲的?毛主席为什么给他开追悼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的讲演。那么,张思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他的追悼会上作讲演呢?

明确:张思德曾担任警卫连副班长、班长、中央警卫营通讯班长等职。由于工作需要,又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并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194495日,他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牺牲前,他曾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炭窑里。他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所以,毛泽东同志主动提出要为他开一个追悼会,自己将出席并讲话。

毛泽东的这篇讲演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

三、阅读文本,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读课文,思考一下每段的基本大意,然后我们共同探讨文中的问题。

1.我党的基本宗旨是什么?

明确: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见课文第一段)

2.人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

明确:人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参见课文第二段)

3.毛泽东引用司马迁关于“死”的言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司马迁的话,说明死的意义不同,从而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生死观,并证明了张思德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明确: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参见课文第三段)

5.文章第三段中插入“精兵简政”这一意见和做法,好像和全文中心没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明确:全文意在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像张思德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值得我们推崇的。而在第三段中,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在论述: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举“精兵简政”为例,这个意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用这个例子证明本段观点,也是对全文中心从一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6.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应该做呢?

明确: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参见课文第四段)

7.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形成一种制度?

明确:开追悼会的目的,是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怀念他。用这样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参见课文第五段)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这篇演讲稿,主要是提出看法,论证观点,实际上就是一种议论文。那么,作为议论文,关键是要进行严密的论证,阐明各种因果关系。我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论证的严密性表现在哪里?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来探究。

明确

1.引用名人名言去阐述。如第二段,用司马迁的话阐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通过因果关系去阐述。如第三段,由因推果,再举例来论述。

3.从整体与个体关系去阐述。全文从张思德的精神,谈到党的宗旨、生死观、对待意见、当前做法等,把论述的重点不仅仅停留在张思德身上,而是着眼全党全军大局,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又处处紧扣评价张思德的精神,使得这篇讲演思路清晰,论述深刻而严密。

五、熟读课文,品味语言:

熟读课文,体会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1.这篇演讲词的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1)恰当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使语言更加准确鲜明。例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个句子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这样议论文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鲜明。

2)运用排比、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例: A.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B.一切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两个排比句的应用会增强气势,增强演讲词感染力,突出演讲者的感情和观点。文中还有一些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议论文语言更加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


2.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在语言表达方面你最欣赏的语句,加以欣赏并积累。 (学生自由寻找,画出,说说好处,加以背诵积累。)



六、拓展知识

举出现实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句子 七、板书:

提出观点: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 看待生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看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看待困难:不怕困难 努力奋斗 互相帮助 号召使人民团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课后,通过网络或报刊,查询当代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事迹,在下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进行演讲,可以介绍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也可以阐明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和看法。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以文中的重点句子展开了教学,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回答。比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几句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这几句话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么样连起来的。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自己领悟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连起来的对学生来说就难了。于是我让学生说说从每句话的意思中看出了什么?聪明的学生马上说了,感觉一句比一句深入,说得具体明白!于是我学生告诉学生,一句比一句深,句与句之间就是递进的关系。这样,学生就理解了“递进”。接着,我让学生再次小声朗读句子,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最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四句话,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出来。短短的几分钟内,人人过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3e2b33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