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笔下“昆明形象”探析

2022-08-14 20: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笔下“昆明形象”探析》,欢迎阅读!
汪曾祺,昆明,探析,笔下,形象



汪曾祺笔下昆明形象探析

作者认为,在西南联大时期,汪曾祺留下了许多关于昆明的文字,从他对昆明的社会时代、人文风俗和自然景物、昆明人等的描写及其特点来探讨其笔下的昆明形象,有助于人们认识抗战时期的昆明人文历史。



标签: 汪曾祺散文;昆明形象;呈现特点

云南文学由本土作家和外来作家组成,在外来作家群中最为独特的就是西南联大作家群。其中汪曾祺的书写是很独特的,他在多篇作品中为昆明塑像,扩大了昆明的影响,并让读者领悟和感受到西南联大时期的昆明人文历史。



一、以他者的视角客观书写回忆中的昆明

汪曾祺描写昆明的散文多是回忆式,取材于自己对当时的昆明现实生活所触所感,将四十年代的昆明的自然、社会、人文艺术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四季如春的气候让昆明人多少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汪曾祺这一外乡人却感受到昆明气候的裨益。怡人的气候造就了昆明的花卉。他在《昆明的花》中寫到,昆明的花便宜,且种类繁多,买一大把鲜花和称二斤青菜的价格差不多。我在北京的一家花店里重遇报春花,栽在花盆里,标价一元一盆。我不禁笑了:这种东西也卖钱!我们在昆明市,到田边散步,一扯就是一大把!气之间的自豪,俨然一个昆明人!那么昆明的花究竟有多美呢?微风吹拂,花动叶摇,如梦如烟。”[1]宜人的气候带来了昆明独特的蔬果,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火炭杨梅、香甜满口,至今难忘的黄桃等。加之优美的景色,使昆明获得了春城的美誉。翠湖是掉落在昆明市的一块翡翠,树影婆娑下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翠湖心影》,读者在对这些昆明的物像的赏析中,了解了昆明的自然景观



汪曾祺1937年来到昆明,正值抗战时期。他赋文《跑警报》对这时的昆明社会生活做了说明。日本人来轰炸是常事,有了预警警报,这条古驿道就热闹起来了。从不同方向来的人涌向这里,形成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2]在跑警报这样的紧张时刻,人们还不忘买一点丁丁糖、炒松子,三两聚集,男女同学增进了距离,如此淡定从容与昆明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是具有昆明独特性的罗曼蒂克式的跑警报,绘出了战时大后方的三四十年代的昆明闲景图。



汪曾祺就这样对他生活过的昆明方方面面的回忆,而整合出记忆中的昆明形象。他者的视角,致使他克服了本土作家在写昆明时在情感上的偏袒,他关注的是日思夜想的昆明这个城市本身,就算情感上会有一点倾斜,也远不及昆明本土作家严重,更能客观地把真实的昆明形象立于读者眼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58b8e9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