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2022-12-25 02: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齐鲁文化》,欢迎阅读!
齐鲁,文化



.齐鲁,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为学慕齐鲁”之誉。齐、鲁文化以其不同的形态,

对我国古代社会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秦汉以后,随着国家的大一统,齐、鲁文化逐渐整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从文化渊源上讲,齐起炎帝,鲁起黄帝。中国文化最早的源头,是炎帝和黄帝,所以我们说是炎黄子孙。齐鲁文化的不同,首先是渊源上族源不同。 从治国理念上讲,齐文化尚霸道,鲁文化信王道。所谓霸道就是追求霸业,在国家的治理上追求富国强兵。所谓王道,主要是注重礼乐教化,重德保民。齐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实际上就是一个称霸不断的过程。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是最高峰,之前还有一个齐庄公和齐熙公。齐桓公称霸之后到了齐勤公,齐灵公时期,就把整个山东半岛统一了。到了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都是很有作为的国君。所以齐国总的来讲是追求霸业,追求富国强兵的。而鲁国一直追求的是礼乐教化,所以从春秋和战国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齐国一步一步地强大,鲁国一步一步地衰落。后来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鲁国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了。 在治理国家上,齐国注重氏族管理,鲁国注重贵族管理。由于齐国是追求霸业,所以崇尚变革,怎么有利于国家富强,就怎么改革。鲁国比较注重继承,或者说是比较注重守旧。从治国理念来看,齐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鲁国后来则逐步地衰落了。 当然,从治国理念来讲,霸业不一定就比王道好,这要看当时的社会情况。到了汉代,就把霸道和王道合而为一了,所谓霸王杂用之,后代之国大多是既有霸道,又有王道。今天来看,这就是既吸收了鲁文化,又吸收了齐文化。 从经济发展模式讲,齐国重工商,鲁国重农业。而在哲学思想方面,齐国崇尚道学,鲁国崇尚儒学。齐国从姜太公开始,新其俗,建其礼,实际上就是不太过多地干预老百姓,所以汉学里才把姜太公列为道教之首。在学术风气方面,齐学重兼容,鲁学尚统一。所谓的兼容就是多家思想共存,所以重用各种学术。鲁学崇尚一统,所以容易出大家。思想观念上,齐国人比较注重功利,鲁国人比较注重礼仪。齐国羡慕祖先主要是羡慕祖先的功业,而鲁国羡慕的是祖先的学问。



齐国的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姜太公因地制宜,采取“通

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工商立国政策。从而确定了齐国重工商的主旋律。在第二阶段,随着国土的开拓,国力的强盛,农业由原来立国之初的次要位置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管仲实行“四民分业”时,即把农业摆在首要的位置,同时亦重工商,“设轻重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农、工、商业并重的结果,使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齐桓公遂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第三阶段,由重农思想发展为“农本”思想。对于工商业,出现了“禁末”和“抑商”两个分支。“禁末”是控制、禁止”雕文刻镂”之类的侈奢品生产,而不是对一般手工业的控制与禁止;“抑商”是抑制、打击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祸国殃民的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行为。辩证地看,此不但不是对重工商思想的削弱,反而是对重工商思想的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齐国的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其都城临淄为远近闻名的大都会。 鲁国与齐国不同,它不靠海,没有沿海渔盐之利,加上鲁国居平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所以,鲁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传统,相比之下,工商业则不甚发达。遍查史料,都没有发现鲁国重视发展工商业的记录,而提倡择瘠处贫,自给自足的记载却随处可见。 齐文化在学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兼容性、多变性。太公初治齐,实行“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汉书·地理志》)管仲辅霸,提倡富国强兵,任霸用法,为后代法家之先导;晏婴相齐,则力倡节俭,任贤爱民,省刑降礼,儒、墨思想兼得。都表现了“与时变,与俗化”的多变性。战国之世,经稷下争鸣,各种思想纷纷登上齐国的文化舞台,全面呈现出兼容并苞的特色。田齐尚法,但它却接受道家的学说,主张“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管子·法法》)实际以道家思想作业为法家的理论基础,道法兼容。同时,又强调法制与礼义教化并举,包容进儒家的学说。齐之道家,一反老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排斥儒家思想的观点,以老子“无为”道德学说为基础,吸收儒家的仁、礼思想、和法家“以名稽实、以法定治乱”等思想、兼采众家,形成道家支派——黄老之学。另外,先秦时期阴阳家、五行家的思想,也在稷下交汇融合,并经邹衍的进一步发展,成了独立的思想体系,且影响甚大。人们常用“百家争鸣”来形容先秦学术思想交汇的盛况,实际上也是对齐文化兼容性、变通性特点的高度概括。 鲁文化则是单一性的文化,它是在鲁国单一农业基础上产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宗,排他性特别强。它注重家族宗法制度,提倡“亲






亲”孝悌观念,崇尚先王之训,大讲礼乐教化。至于举贤才、尚功利在鲁国则提倡不起来。孔子因为是异姓;又倡举贤才,所以受到排挤。到了战国时代,法家吴起,曾经在鲁国任过职,但很快也被赶走。鲁文化不但具有单一性,而且具有守常性。鲁国一直保持先王之遗风,所谓“周礼尽在鲁矣”就是指此而言的。因此,鲁文化倾向于保守、不主张变革。《论语·先进》载:“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所赞同的“仍旧贯”是反对“改作”的。 由于鲁文化单一性、守常性的特点,所以产生了以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并形成了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代表作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道德培养上,鲁国贵族们认为,只有到瘠薄之地去艰苦劳作和过着俭朴的生活,才能培养出“善心”来。否则,就会淫逸忘善。而齐文化则有相反的议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二者在道德培养方式上的差异。 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和科技的发达程度上,齐鲁两国也存在着较大差别。齐国历来具有重科技的优良传统,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如天文学家甘德、邹衍,医学家扁鹊,军事学家孙武、孙膑、逻辑学家公孙成,修辞学家邹奭,方仙道者徐福等,或是齐国人,或长期居住于齐,科学著作《考工记》,医学著作《素问》等均出自齐国。鲁国秉承周礼的传统,对人的修身养性等人文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而对科技的重视则不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恐怕和鲁国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的年代,齐鲁立国是公元前1046年。这一年周武王灭商,之后首先分封齐鲁。周武王就把姜太公和周公分别封到了齐和鲁这两个地方。由于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先齐和先鲁文化的差别,本身就存在着文化差异的问题。姜太公和周公封到齐国和鲁国以后,两国的文化,在周初这一段时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别。齐鲁文化从西周、到春秋、到战国、到秦汉,一直存在着各具特色的两支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春秋、战国和秦汉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形成了一支更高层次的文化,就是现在统称的齐鲁文化。这个融合,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时期,主要标志是孔子思想的产生。在齐国,齐桓公称霸,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这也是齐文化大放光彩的时期。同时,是鲁国的礼乐文化大放光彩的时期。孔子的出现,可以说既是鲁文化培育的结果,也是齐鲁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孔子的思想中心部分有两大命题,一个是、一个是。长期以来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有一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孔子的思想来源于齐文化。 齐国思想的根基是东夷文化。姜太公封到齐国以后,采取了一种开明的文化政策,这在《史记》记载上说得很清楚,就是姜太公经过修整变革,因其俗,建其礼,而东夷文化的一个传统思想,就是的思想。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在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由两支文化向一个文化圈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晶。 第二个时期是战国时期,主要标志是儒学的齐鲁化。孔子是鲁国人,在周游列国之前主要是在鲁国,主要讲的是儒学的思想。到了战国时期,儒学获得了极大地发展。首先从鲁国的一种学术文化,走出了鲁国的国境,从一国之学术成为天下之学术。这是战国时期儒学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成就。为什么呢?很重要的就是孔子是一个老师,他是以教授学生作为他的主要职业。孔子下面有72贤人、3000多个弟子,又散布到全国各地,来传播儒学。所以在战国时期儒学就号称先学 第三个时期是秦汉时期,主要标志是从齐鲁之学到独尊儒术汉代主要是经学发达。孔子编立了《五经》这《五经》在汉代可以说是统治之本。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独尊儒术。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早期的贡献。 汉代初年实行了黄老之治,最终形成了文景之治。秦始皇灭齐之后,稷下学宫里面的文化人都到民间教学去了。后来在曾参治齐的时候,把黄老先生请出来,听了他的意见,后来曾参又推广了这个思想,所以才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实际上也是吸收了齐学和鲁学所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汉武帝吸收了董仲舒的建议,这样,在汉代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局面之下,齐鲁文化从齐鲁的区域文化成为中国整个文化的一个核心和主干,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统治思想。

0805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7bb905de80d4d8d15a4f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