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23-01-31 23:02: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欢迎阅读!
中国科学院,遥感,地球,研究所,数字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4年“遥感与数字地球”大学生夏令营心得



科学 专业名称 姓名 营员编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 郭雅静 18

所在院系 入学年月 性别 E-Mail

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与遥感科学

20119



469448555@qq.com

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来到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新技术基地园区,参加了为期5的夏令营活动,聆听到几位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讲座,不仅有很多课本上没有深入涉及的遥感方面的前沿知识,还有他们对我们后辈学子的深深的期待和真挚的寄语。第一天赵书记为我们作了开营讲座,遥感起源于军事,早期的是回收式卫星,1200多米的胶片要收回来才可以看到信息。我国99年左右开始传输式卫星,卫星技术主要有两个:定位和侦察。一个卫星在天上运行工作一天大概消耗200万元。现在基本是军民两用。反演简而言之就是找出像和真实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联系。终极目标是希望实现计算机实时解译。赵书记还提到年青一代人要有创新的能力,教育是培养人的,不是教知识的。要有想法,要能说,要会写。下午我们参观了遥感所数字地球科技平台以及卫星地面运控大厅。

第二天里陈良富老师介绍了大气环境方面的内容。他提到遥感,就是为了观测,向更高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宽的幅宽方向发展、会与生态、土地利用、GISGPS结合等。在大气辐射校正方面不能只根据国外明净的大气校正参数来校正我国有雾霾情况的大气;卫星观测,模式预测,地面实测三者数据要结合起来。对于我们陈老师有如下寄语: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去实践!一定会成功!而刘良云老师介绍了植被定量遥感方面的内容,遥感发展从定性到定量。通过对植物吸收光后发射出的荧光的研究得到的一些预测结果有时更准确。混合像元的问题不是分辨率改变可以解决的,任何分辨率都是存在混合像元问题的。对于异质性问题提高分辨率是解决不了的。反演的方法有统计方法,物理模型方法,混合方法和半经验方法。尺度效应是科学难题也是遥感中的难题。在以后的路上我们需要天赋与勤奋。李安老师对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情况进行了介绍。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一定云层,为主动遥感,易区分被油污染的水面(平静)与正常水面(波浪起伏)。在密云、喀什、三亚三处有观测站,卫星信号沿直线传播而地球有一定曲率,所以每测站接收有一个范围,形成圆形的的观测圈。目前有对地观测数据电子发布平台,雷达卫星特点有成像模式很多。李震老师介绍了航空遥

感系统建设与发展。双天线干涉雷达系统:可以测到地面上的毫米级的形变。微波遥感与光

学遥感的区别有:后者照照片,前者有一定角度侧着发出波,成像机制不一致;很重要的分界线;波长,波长不同;传输理论不一致(主被动遥感),雷达用DB放大影像。雷达比光学复杂一些。光学的影响因素少一些。极化是微波里的一种形态(偏振),单极化是一个方向,双极化是2个频段,全极化可以有很多很多组相交的方向,各种角度。

第三天首先邸凯昌老师介绍了关于遥感技术月球深空探测的内容。康斯坦丁说过曾说球






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初期的很多探月计划是失败的。月球地形单元有月海盆地,月陆,撞击坑。协同作业时,相互之间的位置需要遥感探知。无线电定位的话精度较低。摄影测量与平差相关。嫦娥三号定位精度能到小数点后四位。RS三方面内容 有定位(形态)光谱信息研究和识别。接着吴朝阳老师介绍了利用遥感和通量数据分析植被物候变化方面的内容,用遥感做物候只是个桥梁,最终是看物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生长15年左右才能是基本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吸收的二氧化碳,完成从碳源到碳汇的变化,吴老师说到做科研不要盲从于别人,要有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创新的想法;主要靠自己,培养自己独立科研的能力;做事情要有热情,也能给他人积极的影响,该做什么事情时就要集中做什么;课程是用来开阔眼界的,多选一些课。真正动手去做才能学到实际的知识。创新来自于多看文献,多看其讨论问题部分、仍存在问题什么的,自己思考怎么做,思考为什么,重点要能说出“你告诉我你做的这个事情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然后冯钟葵老师介绍了遥感数据预处理。王成老师介绍了关于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及在数字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激光雷达能体现垂直上的信息。一般而言精度比摄影测量要高。

在推免活动结束后最后一天是闭营活动,郭华东所长来为我们作总结与展望,介绍了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进展。高光谱侧重物质信息,雷达侧重表面几何特性。郭所长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研究生师兄师姐们还为我们穿插组织了放电影、交流会、联欢会等丰富的活动,我们对研究生生活有了更多具体的感知和了解,对彼此更加熟悉,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通过本次夏令营我第一次走近中科院,在老师们的讲座和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感受到其严谨的作风和亲切的态度,并且非常感谢师兄师姐为我们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更加使我们在一个新环境中的紧张感得以消除,很快融入了这个为期5天的旅程。在技术平台的参观与介绍中对前沿技术力量有了更直观更具体的体会,不禁萌生感叹与向往。在和同学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他们身上许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总之收获与感慨良多。前方的路还很长,我们正当踏实地努力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坚持学习,有志追求更高更远的天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9480e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