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美

2022-04-01 06: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美》,欢迎阅读!
文学作品,悲剧,古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美

作者:陈岩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4

摘要:美无处不在,文学作品中的美,不仅表现在人物、环境及情节等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及正确的价值观。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总是以各种方式不遗余力地向读者展示着这种内在美。相比起大团圆的喜剧作品,悲剧作品总能在这一方面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因此带给人的美也就更为永久。 关键词:古代文学;悲剧美;震撼力

在我国浩瀚璀璨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真正的悲剧作品屈指可数,大部分是喜剧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中没有悲剧或缺少悲剧,而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就存有一个大团圆情结。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喜欢热热闹闹,一片祥和,给悲剧性的事件来一个喜庆的结尾。这种做法极大地破坏了文学作品的美学效应,减弱了悲剧的力度以及对读者的震撼力度,受到了很多文学评论家的批评,比如王国维就在《评论》里说到:“……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再如,鲁迅先生也曾说:“……或续或改,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的骗局,还不甘心,定须闭眼胡说一通而后快。(《论睁了眼看》)

悲剧作品中的悲剧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而不是悲观失望。它的本质的是崇高的,它带给人们哀伤和悲痛,但同时它又能使人们化悲伤为力量,振奋精神,激发人的斗志,给人以审美的悲壮感。我们往往把悲剧带来的这种美学效应称为悲剧美。悲剧是让人伤感的,也是人们不情愿看到的,但在文学作品中,较之于喜剧作品,悲剧作品所具有的悲剧美却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它吸引着着读者在伤感之余,去思考、去领悟。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喜剧类的文章大多是按照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或期待去展开故事情节,结尾也是皆大欢喜。读者看了这样的文章,其内心会感到舒服、满足。但细究起来,你会发现,这样的文章看完也就完了,不管是内容还是人物并不能真正走入读者的内心深处,不能留下某种震撼,更别说引起难忘的共鸣。反之,没有震撼和共鸣,也就不会在读者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这样,当初的那点舒服和满足也就很快变淡,最后忘却。而悲剧作品就不同,它的故事情节百转千回、难以把握,人物命运和故事走向在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中发展着。这样,当读者在品读文章时,心里就会打上无数个问号,于是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读者往往欲罢不能,一遍又一遍反复去读,虽然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意犹未尽,沉思良久。悲剧作品就是这样让读者久久地陷于伤感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且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植入到故事情节中,随主人公去悲去喜,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最經典的悲剧作品当属《红楼梦》一书。《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悲剧色彩贯穿作品始终,有宝、黛爱情悲剧;有宝、钗之婚姻悲剧;有大观园中众多女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b8c79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