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筷》教案反思

2023-01-23 21:2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筷》教案反思》,欢迎阅读!
社会活动,大班,中国,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筷》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筷》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能正确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3.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 难点:尝试以正确的方法灵活的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筷子、筷子图片及其相关信息。

幼儿提前了解领子的颜色,形状,制作材料等并能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物品准备:布置“筷子展馆”场景: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一只碗,内放蚕豆粒;音乐及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萌发了解筷子的兴趣。

1.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打一餐具)

2.提问:你都见过些什么样的筷子?你知道筷子是谁发明的?古代人使用的筷子又是什么样子的?

二、融入情境,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等,萌发民族自豪感。 1.幼儿参观“筷子展馆”,观察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等特点。 参观要求:

1)按照箭头指示的路线游览,认真看、仔细听。 2)在展馆内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别人。 3)参观结束,要从出口回到座位。 2.交流分享自己参观所得。

提问:在参观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清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

3.小结:筷子的材质多种多样,有竹、木、牙、骨、金属等;外观也各不相同,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有的有图案,有的没图案。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现在许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中国的筷子,在跟咱们中国人学习使用筷子。 4.讨论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萌发环保意识。

提问:一次性筷子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砍伐大树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完整表述自己的想法。)小结:为了保护树木,从我们做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操作游戏,掌握体验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1.第一次游戏《夹豆豆》,体验用筷子。 提问:你都用到了哪些手指拿筷子?

2.观看视频《筷子的使用》,学习拿筷子的正确方法。 3.第二次游戏《夹豆豆》,练习正确使用筷子。 1)纠正幼儿使用筷子的方法。

2)用正确的方法拿筷子夹取豆豆。四、判断对错,了解用筷子的礼仪。 提问:图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好不好。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说一说使用筷子都有哪些礼仪。 五、经验拓展,变废为宝。

1.讨论:更换下来的筷子有什么用? 2.音乐,一起用旧筷子表演“筷子舞”

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

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社会活动《中国筷》正是引导幼儿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通过实践引导幼儿能正确使用筷子,并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做之情。

首先,猜谜导入,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提出参观“筷子展馆”让幼儿了解更多筷子的知识,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其次,实践操作,练习用筷。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第一次练习时,我让幼儿自主尝试,我在旁观察及时发现他们拿筷子时存在的问题。第二次的学习针对幼儿拿筷子时出现的问题,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掌握拿筷子的动作要领。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在夹豆子的过程中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再次,观察图片,学习礼仪。筷子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用筷子进食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我通过提供用餐图片,让幼儿看一看,评一评,说一说,把餐桌当成课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最后,游戏活动,知道环保。《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然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出示筷子舞道具,吸引幼儿一起跳起来,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随后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2c9554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