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2022-12-07 06:4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家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家族,我国,问题,企业

我国家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最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全世界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很多国家,家族企业几乎占据了所有企业的半壁江山。家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而且影响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家族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形态及成长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家族企业的规模日益膨胀,家族企业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家族企业寿命普遍较短,平均寿命仅为37年,很多的家族企业猝死于高速扩张期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失败是制约我国家族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原因。于是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问题提上了家族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日益为家族企业管理层所重视。

一、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很不规范,而且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主要存在以下财务管理问题:

(一)家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渠道不畅是家族企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我积累和非正规渠道融资,外部融资困难重重。外部融资可以通过银行信贷,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信贷市场的失灵和资本市场的高进入壁垒使得家族企业的外部融资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从银行信贷方面看,尽管国家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各大商业银行仍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部分银行甚至对家族企业存有偏见,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状况不透明,银行很难获得关于企业信用的完全信息,难以对企业做出客观的风险评定;同时,家族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整体信誉度不高,而且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再加上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导致银行“不放心”贷款给家族企业。所以,家族企业的信贷结果常常是要么因信用等级较低,资信度较差,银行对其授信额度偏低,要么因银行为规避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家族企业的融资成本。 从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看,一方面所有权与管理权两者合一的治理结构使得家族企业出于保持家族控制权的目的,极力排斥股权融资,避免家族企业的股份外流;另一方面国家对家族企业股权融资的要求严苛,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要求,有些中小企业即使符合上市要求,但考虑到日后需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融资收益,因此对上市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外部融资机制,致使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矛盾十分突出,许多企业由于筹资难而不得不放弃有盈利潜力的投资项目或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家族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更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企业往往由家族企业主一人说了算,因为标榜为一家之长,越俎代庖的情况时有出现。他们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企业的大小事务都由自己做主,不需要财务管理。由于职责不清,越权行事,导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难以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运作的指导作用。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双重影响,造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家族资本及产权的界限模糊,财务管理制度简单且流于形式。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中遇到具体人、具体事,仍旧是家族企业主一人拍板,制度因人而异,形同虚设。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组织结构的不规范,管理方式落后。家族企业多采用集权式理财,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也没有对财务管理职能做出科学的划分,家族企业主通常把信任的人安排在财务部门,这些人未必是专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式陈旧,难以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而那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因为没有血缘亲缘关系而很难参与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财务管理方式陈旧,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许多家族企业的财务部门仍然沿用传统的以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由于易受到不规范的人为因素影响,从而造成财务信息失真。一些家族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没有建立匹配的电子计算机财务信息传递、核算、查询、监控系统,造成信息滞后,效率低下,并且不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动态,从而影响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联系。

现代财务管理应该具有参与企业决策、计划、分析、控制等职能,但在多数家族企业中,财务部门常处于被动的附属地位,仅仅从事企业经济业务往来记账这一浅层次的工作,财务管理的职能没有得以淋漓发挥。一方面浓厚的家族色彩使得非家族成员的局外人难以取得信任,更难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决策、计划等活动;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与企业融为一体,对财务工作表现出应付、敷衍的态度,缺乏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局面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家族企业主对企业财务状况摸不清,财务人员对工作目标不明确,加上内部制度不健全,社会监督受利益驱动,很多时候只能按家族企业主的意图处理财务,造成财务管理职能的进一步弱化。 (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控制弱化。多数家族企业由于创业之初发展速度较快,扩张冲动强烈,无暇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会计基础薄弱且缺乏规范,造成计量不准,原始记录不全,生产消耗无定额,各类报表口径不一等各种问题。

(五)财务控制薄弱,财务监督缺位。很多家族企业没有建立严格规范的财务监控体系,缺乏适当的决策标准程序,缺乏独立第三者进行检验与核查工作,对重要控制缺乏适当的监控,不能对重大缺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企业内整个财务监督系统处于失控状态。不少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在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家族企业,财务工作受控于管理当局,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其应有的地位,导致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仅仅为了敷衍有关部门的检查。这种表面文章根本无法起到监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作用。家族企业外在监督也不到位,由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控制度不完善,对其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将会带来很高的职业风险。因此,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愿从事此项审计工作,以至于大部分家族企业尚未被纳入社会审计监督的范围之内。 二、家族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财务管理问题,家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应对:

(一)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家族企业应结合自身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认真分析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采用多元化的筹资策略,从而使企业所进行的融资活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当企业处于创立和成长期时,由于经营风险比较高,可以考虑采取财务风险较小的权益融资为主的筹资策略,如私募权益性资金、吸收风险投资基金上市融资等,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充裕资金,有效避免财务风险,还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家族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家族企业的竞争力。而当企业进入成熟发展期时,经营风险较低,则应采取以负债融资为主的筹资策略,如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其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当企业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由于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使得企业享受了税收方面的利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家族企业的管理者要切实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是家族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之一。管理者应该走出误区,更新观念,更要在整个企业深化财务管理理念,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畅开展做好思想准备工作。

家族企业应该积极变革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自身管理和创新能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首先,要突破家族制管理的种种局限,减少甚至消除家族制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在发挥家族制管理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成分,使财务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其次,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家族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面向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配合,及时提出财务建议,使目前的核算型财务管理转变为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31b4f2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