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稽核新思路探析

2023-02-12 19:4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稽核新思路探析》,欢迎阅读!
稽核,探析,信息化,思路,背景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稽核新思路探析

要:在中国经济市场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而财务监督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信息时代,财务稽核工作需要转变传统理念、结合新兴技术、创新监督手段、打造更专业、更智能、更规范的财务监督体系,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稽核相结合来更好地理解财务监督关键点并控制财务风险,为公司稽核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财务;稽核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财务稽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财务稽核在规范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稽核是指根据各种国家财务法规、系统和COSO框架要求在企业的财务部门中建立的稽查审核职位。近年来,企业内控制度随着其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企业内部都在积极进行稽核系统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企业财务稽核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运用,我国企业公司内部财务稽核也逐渐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来开展财务信息的稽查、审核与监督,以便可以更高效、更全面、高质量地履行财务监督职能,提升企业经营风险管控能力。信息时代,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稽核机制,强化监督和风险管控职责,探索有效、高效的财务稽核方法,打造更专业、更智能、更规范的财务监督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取得有效成果。但是,通过了解财务稽核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发现仍然存在问题。 (一)战略服务未有效融入

实际稽核工作中,受制于职能定位所限、信息化手段缺少等制约,企业风险管理与实际生产经营不能紧密衔接,风控系统与业务系统在信息传递、数据共享等方面集成度不高,对风险责任认定相对模糊,无法落实到各组织层级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最终导致风险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风险管理对企业目标实现的保障作用无法有效落实。 (二)管理决策作用有限

风险稽核、内控评价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游离在实际生产经营工作之外,监督、稽核要点及结果呈现散点状,既无法将监督结果反馈于制度、流程,去推动制度与流程环节的优化完善,也未能将监督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决策,风控成果应用在深度、时效方面与管理决策要求尚有差距。

(二)业务支撑作用受限

风险内控管理尚未完全理顺,实务操作中,部分职能存在条块分割。首先,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等工作存在部分交叉与重复,这种重复交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其次,财务内部的专设稽核监督,与其他财务专业工作的自查自纠也不可避免存在重叠;另外,由于业务信息未全面打通共享,缺乏业财协同的有效抓手,从财务端推动业务风险管理难度较大。 (三)监督方式方法落后

与财务业务处理的高度信息化相比,财务稽核监督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稽核、问题查找多采用人工现场组织方式,这种线下处理模式人力、物力耗费较大,同时受限于稽核


人员的能力素质及工作负荷,稽查样本数量不可能实现全覆盖,对问题解决及整改过程无法实时跟踪,更无法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提前预判及自动预警,缺失针对非合规风险事件的自动判别等机制手段,监督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二、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企业财务稽核优化策略

利用信息平台构建业财协同的财务稽核新体系,前移风险防控端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OCR图像识别等新技术创新风控监督方法,围绕提升财务服务战略、服务管理、服务业务、服务监管四种能力,逐步推动企业财务稽核向智慧稽核、风险管理向智慧风控迈进。

(一)大力提高财务稽核信息化建设认识

企业财务人员应提升财务稽核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财务稽核信息化通常被视为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而忽略了数据分析和决策功能,而只关注业务处理数据功能。企业在财务稽核信息化建设上,要具有前瞻性及可预见性,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与便利,要提升对于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认识,充分发挥各模块之间的作用,模块之间灵活的设置与协调,无缝连接财务稽核信息,实现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体现信息化的本质,提高企业财务稽核信息化水平。

(二)重新定位财务稽核工作内容

20179月,COSO 更新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正式发布,新的框架强调了企业风险和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视角,从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出发,以提升企业主体价值和业绩为宗旨,强调将风险管理嵌入企业管理业务活动和核心价值链。这种新的视角给企业财务稽核监督工作内容指明了新的方向,一是从财务领域向业务领域拓展,深度结合企业业务流、信息流,涵盖公司建设发展、物资采购、产品制造、运行维护、销售服务、内部管理等全业务领域,贯穿企业全业务链始终,保证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从管理领域向经营领域拓展,紧紧立足合法经营、风险防控这一核心,重点开展投资合规性、资产有效性、成本合理性、收入合法性监督,使财务稽核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创新财务稽核信息化工作方法

利用信息化系统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创新财务稽核新工作方法:一是监督方式前置化:通过构建物资采购、产品制造、运行维护、销售服务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前端业务数据的实时监督,改变了以前仅依靠财务数据开展检查的事后监督模式;二是监督手段多维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线上指标预警、规则检查、可视化分析等多种监督手段,辅以现场重点定向稽核,提高问题精准性、响应时效性、建议有效性;三是监督结果实效化:搭建稽核监督平台,实现在线监督结果的自动分发、在线审核,构建监督闭环管理流程,深入、系统、全面地将工作成果与日常业务融合。

(四)全面深化企业财务稽核信息化系统

面对信息时代企业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新的经营理念决定了创建优质企业的理念,新的业务定位阐明了优质企业的创新发展目标,通过特定的业务活动,必须实现企业的稽核管理理念和业务定位,建立新的高效企业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稽核智能稽核是基于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建立财务数据共享中心、开发应用财务稽核平台,财务稽核共享数据中心从企业各部门获取相关业务数据,通过稽核规则设置进行数据整合、运算、比较、分析,最终找出稽核疑点。智能稽核如果能有效涵盖人工会计审核要点,就能直接替代会计稽核岗,也叫做系统内部的无感稽核审核。因此要积极深化信息化系统应用,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的新模式,成为业务处理的好帮手。例如,广东省率先启用阿里云人工智能稽核分析系统,这一项目引入了阿里云的云计算、AI视觉识别和数据技术,能快速处理TB级的海量数据。 结语

信息化是财务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基于基础技术承担信息收集或信息传递功能,信息化的好处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生成数据,这些是智能稽核的优势。尽管企业在财务稽核信息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认识不充分、方法落后、信息化运用不深入等,但是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在财务稽核观念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都在积极尝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这种探索会促进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作用积极、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刘楠.信息化背景下电网企业财务稽核工作模式转变[J].会计之友,2016,(23):84-87. [2]宁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稽核新思路[J].科技资讯,2017,15(1):101-102. [3]陈婷婷.企业财务稽核工作的现状及要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34):177,17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8321bb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