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后感

2023-03-30 12:3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夜读后感》,欢迎阅读!
秋夜,读后感

秋夜读后感

秋夜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夜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夜读后感1



如果说一颗宝石封存多久,仍然会大放异彩的话,那么鲁迅先生的妙文《秋夜》比宝石更能经得住岁月的洗涤和检验,闪耀着伟大的思想光辉。

表面看,《秋夜》不过是一篇千字有余的随记,初读之,你仿佛被她那朴实无华的文风和抑扬起伏的情绪所感染,恰似荒野之草,清淡有香。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夜晚,有淡蓝色的夜空、苍白的月亮、闪烁的星星;有两株枣树、不知名的粉红花;还有恶鸟、灯和小飞虫。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元素,构成了鲁迅先生《秋夜》的冷色画面。“天空奇怪而高”;“月亮窘的发白”,“也暗暗的躲到东边去了”;“恶鸟”发出怪怪的“笑声”;而“粉红花在冷的夜气中,瑟缩的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只有“枣树”虽然仅剩“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小飞虫“为了追求光明,她们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尽管遇到”昨晚新换的罩“,但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人们去”敬奠“。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虽然当时处在


徘徊的状态下,却对”枣树“和”小飞虫“予以颂扬,对不知名的粉红花予以鄙视。

现在看来,”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普通的树;”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的小青虫,也是毫不耀眼的飞虫。即使他们那么普通,那么不耀眼,却是创造世界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今天的秋夜也不是鲁迅笔下的《秋夜》,而是灯火通明,充满安宁,充满和谐的秋夜。奔向小康社会的人们个个意气风发地工作着和喜气洋洋地生活着;美好的`春天永驻于枣树的枝头,结出丰硕甜脆的硕果;追求光明的”小青虫“的后代们把热情交给太阳,踏上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 秋夜读后感2

《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退潮后的苦闷彷徨期。《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鲁迅的《秋夜》向来是文坛中的一个争论点,那一系列的意象让人琢磨了几代。

枣树,是诗人形象的化身,是深受封建婚姻约束,向往着自由婚姻的诗人。“他简直落尽了叶子,单剩干子。”,“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鲁迅渴望爱情。“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鲁迅对“小青虫”充满了怜惜和爱意,这种感觉是爱情产生后的感觉。可是小青虫“老”了,怜惜感觉出了“火”却没有看到希望,他看到的是小青虫的死亡,看到的仅仅是无希望的爱情。“他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他敬佩为爱而牺牲性命的英雄,看到了他们不可能的前途,是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

这篇作品写秋夜后园和室外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作品情景交融,诗意浓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bd59b7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