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坪县方言詈语及其文化分析

2022-03-27 23: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云南省华坪县方言詈语及其文化分析》,欢迎阅读!
华坪县,云南省,方言,及其,分析

∶∶∶∶∶∶∶∶∶∶∶∶∶∶∶∶∶∶∶



∶∶∶∶∶∶∶∶∶∶∶∶∶∶



∶∶∶∶∶∶∶∶∶∶∶∶∶∶∶∶∶∶∶













∶∶∶∶∶∶∶∶∶∶∶∶∶∶∶∶∶∶∶∶∶∶∶∶



∶∶∶∶∶∶∶∶∶∶∶∶∶∶∶∶∶∶∶













线

线

∶∶∶∶∶∶∶∶∶∶∶∶∶∶∶∶∶∶∶∶∶∶∶∶∶∶∶∶∶∶∶∶∶∶∶∶∶∶∶∶∶∶∶ 线

∶∶∶∶∶∶∶∶∶∶∶∶∶∶

云南省华坪县方言詈语及其文化分析

摘要每个地区的语言都有其独特之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人口迁徙和

通婚中,语言也发生了改变。华坪地区的方言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巴蜀文化的影响和辐射。除此之外,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或者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是相互影响继而相互渗透的,华坪地区的方言詈语亦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是语言变革和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果。

关键词 华坪方言、巴蜀文化。文化分析。

华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与普通话同出一源,一致性较强。华坪

县位于滇西与川西南结合部,全县面积2200平方公里,92镇,总人口17.08万人,有汉、傈僳、彝、傣、回、苗等民族。华坪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大体而言,它的基本词汇与语言规则同普通话基本一致,不过同中有詈语则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它有自己的特点。

一、形容词类的詈语

在华坪地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聚居特点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各种经济和生活交往之中文化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深,又因为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詈语就兼具各方特点。如:

1“打别时怪”意为无理取闹,是形容一个人不听话,不讲理,还自以为是本别人的不对,自己还生气闹腾的意思。如:“谁死定了你总是打别时怪的脾气?”

2“精怪”意为大惊小怪,脾气怪。如:“你这个人精怪得很” 3“憨出出”意为人笨,但是是有一种可爱的感觉的笨。如:“外婆总是说我憨出出的”

4“日弄啪撒”意为很笨。形容一个人什么都做不好,而后脑子不好使。其中“日弄”这个词是四川话中引用过来得,而“啪撒”则是当地少数民族傈僳族得一个词汇。如:“弄啪撒的人才做得出来日弄啪撒的事。

5“帮臭”这个词形容一个人脾气很不好,很怪。但是也有什么东西很臭很臭得意思,如妈妈说你的鞋子“帮臭”“帮”在在这里是一个副词,带有“很”的意思。如:“他脾气帮臭的,和他谈恋爱会吃亏。

6“翘脚了”意为无精打采,没有生气。“翘脚”意为死,像死了一样,就是没有活力。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认真,不集中精力。如:“做事情不要像要翘脚了一样。

7鬼米日眼“形容不正经,不靠谱,形容华而不实,异想天开。往往指某人突然冒出的一个让他人无法接受的念头。如:“不要做些鬼迷日眼的事情。

8“背时”意为倒霉,运气不佳。如:“人背时了也没办法。 9“爆鸡壳”本意本来是孵蛋的母鸡,但是引申为邋遢,不干净的意思。如:“穿的像爆鸡壳一样,哪个都嫌弃。

10“拗”意为顽固,倔强,脾气犟,要强。如:“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种拗到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人。



1 4

11“绊盘子”意为话多,很不礼貌的打断别人的对话,说不该说的话,插嘴。如:“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插嘴,不要当绊盘子。

12“筽得很”筽是凶的意思,加上副词很得修饰就是很凶,如:“我爸筽得很! 13“皱迷哇眼”形容某人品行不好,做人不道德也可以形容某人长得不好看。如:“那人长得皱迷哇眼的。

14“捧红踏黑”形容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人。如:“他已经很痛苦了,你还要捧红踏黑。

名词类的詈语

1“啰啰”意为顽固,形容一个人脾气犟。在华坪地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聚居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出现了这个形容少数民族脾气特点的词。如:“他就是个啰啰。

2过场多”这句话取自舞台戏曲。在戏曲中一些非主要人物、非主要唱段、人物自我介绍、跑龙套等统称为过场戏。意指麻烦,啰嗦等。如:“过场多了谁都不安逸。

3“绊盘子”意为话多,很不礼貌的打断别人的对话,说不该说的话,插嘴。如:“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插嘴,不要当绊盘子。

4“毛驴子耳朵几排长”指人听不进别人的好言相劝,就像长耳朵的驴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可以形容各种人。如:“你这个人怎么毛驴子耳朵几排长。

5“铲铲”大意是说一个人不够聪明,后点呆瓜的味道,是一种善意的骂人的话,也可以用做否定语后缀例句。如:甲说,不如我们去抢劫?乙说,那要得个铲铲!

6“癞嗝宝”通常形容一个人长得丑。如:“那个人长得像癞嗝宝! 7“爆阔阔”原指孵蛋得母鸡为保护蛋而张开翅膀,呈现出很凶得架势,,形容一个人很凶,很暴戾。如:“凶得像爆阔阔一样。”

8“喳拉子”用来形容话多的人,如:“不要像喳拉子一样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 9夹色子”说话结巴的人。如:“不好好说话就会变成夹色子。 10“叉巴子”笑得很不文雅的人,或者是插嘴的人。如:“我说话你不要当叉八子。

11“接话瓢”指喜欢接话,插话的人。如:“你这个接话瓢。

12“勺宝”吊儿郎当的人,如:“你这个勺宝。 13“老孔雀”用来形容很自恋的人。如:“他就是一只谁都看不起的老孔雀。

动词类的詈语

1“跑暴”大人骂家里的小孩整天出去玩通常会用这个词。如:“作业不写,一天

晚在外变边跑暴。 2“桥脚拨手”意为笨手笨脚。如:“桥脚拨手的就不要来添麻烦了” 3“不得下台咯”不得了,自以为了不起了。如:“让着你一点,你还不得下台咯” 4“铲尖夺石”喜欢在别人面前显露本事,好多管闲事的人,也可形容插手做事。如:“他就是个铲尖夺石的小人”

5“窝利抱肚子”意为吃了就只会拉的人,用来形容好吃懒做的人。如:“做一个整天天窩利抱肚子的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6“假吧意思”意为假惺惺。如:“不要假吧意思的来讨好我。 7“搞刨咯”形容做事不作好准备或不经过思考。如:“这种结果还不是因为你搞刨咯造成的。





2 4




∶∶∶∶∶∶∶∶∶∶∶∶∶∶∶∶∶∶∶

∶∶∶∶∶∶∶∶∶∶∶∶∶∶



∶∶∶∶∶∶∶∶∶∶∶∶∶∶∶∶∶∶∶











∶∶∶∶∶∶∶∶∶∶∶∶∶∶∶∶∶∶∶∶∶∶∶∶



∶∶∶∶∶∶∶∶∶∶∶∶∶∶∶∶∶∶∶











线

线

∶∶∶∶∶∶∶∶∶∶∶∶∶∶∶∶∶∶∶∶∶∶∶∶∶∶∶∶∶∶∶∶∶∶∶∶∶∶∶∶∶∶∶ 线

∶∶∶∶∶∶∶∶∶∶∶∶∶∶





8“砍脑壳嘞”形容对老人不孝的年轻人。如:“对老人要好,不然以后要被砍脑壳。

9“捡球得嘞”意为活该,自找的。如:“走到今天这一步!你捡球得嘞! 10“打飘飘”用来形容赌博败家的人。如:“打飘飘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文化分析

华坪位于四川、云南的两省交界地,距四川工业重镇攀枝花市仅70公里,故而在语言习惯、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都受了巴蜀文化辐射和影响,华坪人出门在外往往被认为是"四川人"

华坪的汉族是明清时期从川黔两省及两湖、两广等地迁入,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许多外地客商游民和躲避兵役者,大量流居华坪,与本地人结合,从事农业、各种手工技艺及商业活动,生息繁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打工人员蜂拥而至,多数是四川、重庆等地人。谈古论今,巴蜀文化对华坪的汉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华坪虽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受土司的压迫和剥削,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乃至解放前,文化艺术都属民间自发组织行为,从未纳入政府职能范围,加之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使文化开发较晚,直致清朝晚期,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渗入才逐渐地开化起来。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语言也是如此。五十年代,华坪县是与四川攀枝花临近的,故受到地理,历史,人文,经济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华坪地区方言兼有四川方言和云南本地区方言的特点。五十年代,外地人的“外来音”的渗入,六十年代,普通话与北方话的混合形式的“侵入”“冲击”以及支边青年、下乡青年的外来口音的融入和外出的当地人带回来的口音,当地人和外来人在交流中便存在着一种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促使人们在语言方面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在长期的磨合交流之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方言詈语也是一样。



3 4 4 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be9a6f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