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长江之歌》课文背景《长江之歌》的创作故事 冀教版

2023-03-01 12:0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长江之歌》课文背景《长江之歌》的创作故事 冀教版》,欢迎阅读!
长江,上册,课文,单元,语文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

心头涌上来两句词:“你从雪山走来,你从历史走来。

幸运的是,1983年,电视台播放了《话说长江》,胡宏伟成了节目的“铁杆”观众。通过这部电视片,胡宏伟对长江的了解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刻,创作灵感也就如水流泉涌:“我记起片头的第一个画面是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于是有了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口,又让我想起了‘你向东海奔去’;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正是‘惊涛是你的气概’”酝酿了两天后,胡宏伟一口气写下了两段共18句歌词。

《长江之歌》的创作故事

19838月电视台开始面向中国观众播放《话说长江》。此纪录片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但是当时主题曲只有旋律,并没有歌词,人们建议给主题曲配上词。于是《话说长江》栏目组开始面向全国征集歌词。

1984年元旦,东北沈阳市。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将一张明信片投入路旁的邮筒。卡片上的字迹清秀,总共不足200字,像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段歌词。这个年轻人正是作者胡宏伟,这段歌词就是《长江之歌》

这年的3月中旬,年轻人被请到了电视台。原来,他那张明信片上的作品参加《话说长江》的歌词征集,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了,但那时他本人对这一切还一无所知。24日晚,在电视台演播室内,《话说长江》专题音乐会的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走到台前,神秘地说:“可以告诉大家,现在主题歌歌词的作者就在演播室里,就在你们之中。不过,到此刻为止,他自己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中选了呢!”陈铎和虹云在众人急切的目光里,不紧不慢地走向观众席。他们在一个身穿装的年轻人面前停了下来,说:“歌词的作者就是这位年轻的——胡宏伟同志!做一下自我介绍吧!”刹那间,照相机、录音话筒、录像机都凑了过来。

胡宏伟显然一点准备都没有,脸涨得通红。就在刚才,他还以为,这次电视台邀请他来是让他来捧场的。他甚至猜测,获奖的应该是某某名家,或者是某某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人。他腼腆地说了一句:“我是沈阳区歌舞团的创作员。”虹云笑了,把话筒递到他的嘴边:“胡宏伟同志,大家肯定都想知道,您此时此刻有些什么感想?”“我没什么准备,突如其来呵。我现在的心情,打个比方吧,就像一条刚刚走出山谷的小溪,来到大江边。这里的大江不是指别的什么,就是在位的老前辈和年轻的同行,以及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和我们一同观看晚会的千千万万的观众。

就在这一天后,随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动人歌声,胡宏伟的名字也为亿万国人所熟知。

胡宏伟的作品在这次征集活动中荣获了最佳创作奖。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按照通常歌曲的创作顺序,都是先写词再作曲,而这次则正好相反,创作难度颇大。而胡宏伟的这件作品虚实相间,充满诗情画意,与《话说长江》主题歌优美的旋律完全吻合,令人赞叹。评委称赞,歌词作者眼中的长江变成了一条有生命的河流,一条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的河流,一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着无穷活力的河流,歌唱了各族儿女对长江的深情,歌唱了历史长河与它的青活力,很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许多人甚至都想了解一下,胡宏伟是何许人,跟长江到底有什么渊源?对此,胡宏伟说一切都缘于他和长江有一个“约会”

那是1981年,胡宏伟去江南采风。坐着火车,行走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时,看到长江的宽广,看到翻滚的浪花,创作的激情猛烈地冲击着他的心扉。当时,我想到了长江遥远的源头,想到了长江已奔流了千万年,

1 / 1

令他始料不及的是,《长江之歌》不但迅速唱遍大江南北,更在海外华人间传唱不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c93e12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