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变了变了

2022-07-13 03:38: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变了变了》,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小班,幼儿园,科学

Word 版,下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变了变了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



设计意图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科学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动手实验师: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很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烁。)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和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7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

1 4


Word 版,下

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做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音乐活动相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教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菊花在杯子里慢慢开放的过程,体验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由小变大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延伸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



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耳、)入手;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2.用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

3.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干木耳、水、盆活动过程: ()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老师用手指魔术假发幼儿的兴趣。

(二)操作并观察木耳泡水后的变化1.出示木耳,引导幼儿观察干木耳的特征,2.猜测木耳放进水里之后的变化。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师:现在我要让它们变的不一样,看我把一个木耳放到水里,猜猜它会变成什么样?

3.幼儿操作泡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

师: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木耳和水,请你也去试一试,看看木耳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和观察。

4.比较观察结果,得出干湿木耳的不同提问:你们的木耳变了

2 4


Word 版,下

吗?谁来说说你的木耳是怎样变的?

师幼共同观察比较教师示范的木耳的变化。

小结:原来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干木耳小小的硬硬的,湿木耳软软的而且会变大呢。这个现象叫泡发。

(三)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可以泡发的东西。

1.启发幼儿进行生活联想,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泡水后会发生变化的。

师:我们的小木耳可真会变魔术,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泡水后也会变魔术的呢?

2.看幻灯了解其他一些可以泡发的食物。

小结: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东西一下子吃不了,人们就会把他们晒干,以后要吃的时候就用水把他们泡发开,就又可以吃了。人们的智慧可真了不起啊!

(四)游戏变呀变幼儿跟着音乐做小木耳,随着音乐慢慢变大。教师扮演炒菜者翻炒木耳。 活动延伸:

科学角里继续寻找泡发的东西。

活动目标: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透明杯幼儿人手一个;盛有热水的水壶若干;木耳、



银耳、紫菜;小盆。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干和湿木耳),分别问名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干湿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湿湿的、软软的,)小结:干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湿木耳湿湿的、软软的。

2、提问:这两块木耳原来是一样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使其中一个变的大了,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哪?(木耳泡水变大)老师现在验证到底是不是泡水后变大的,木耳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今天带来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样的食物(银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他们是不是泡水变大的。分三组,每组4人,幼儿动手泡发食物,进一步感知验证。(注意:水很热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满,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变化)过程中让老师出示自己验证的木耳泡发的变化(变大了、变胖了),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泡的食物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小结:像木耳、银耳这种泡水后变大的食物叫做泡发食物。 3、刚刚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胖大海、海参、干鱼翅等等)。

师:恩,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泡发食物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谁吧!

4、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3 4


Word 版,下

师:小朋友,还有一些我们爱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发了之后吃的,比如小馒头,你比较想泡什么吃哪?(方便面、饼干、等)5、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好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吧!

4 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cff139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