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2-05-05 19: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欢迎阅读!
自来,盛开,蝴蝶,花若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兼谈语文教师的自我修炼

长沙教育学院 冯辉梅

在高中新课程跟进式远程培训中,老师们交流最多的一个话题恐怕是如何调动学生(尤其是理科生)语文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三)的枯燥乏味。“快餐文化”充斥的当下,在教育功利化挤压的现实中,在语文学习逐步边沿化的困窘下,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历险与生命成长的场所;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的佳妙;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体味“我手写我心”的快意;如何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实现“高分升学”与“高能发展”的和谐……成为了不少语文教师的“钱学森之问”了。欣慰的是,同仁们发现问题的敏锐与直面问题的勇气,并没有任由高中语文教学在“温水煮青蛙”“平静中”滑入“绝境”老师们交流与分享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实现高效课堂的种种秘诀与高招。如从改进教学入手,通过背景介绍、拓宽眼界,激情朗读、以情感人,创设情境、引导质疑,精要点拨、见解独到,角色表演、引导参与,语文活动、学用结合等招式来激发兴趣与内需;或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方面突围,用赞扬欣赏激趣法、认真倾听激趣法、平等评学激趣法等战术来唤醒兴趣与情感;也有通过教学方式转变来突围的,如借鉴学案导写,践行合作探究学习,尝试体验式教学,等等。这些招式固然能给“酒杯中翻跟斗”的语文教学带来一些新气象,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培育(包括语文教师自身的职业情怀)内需唤醒、兴趣维护与和谐实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似乎还难以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融通,呼唤焕发生命活力的、诗意而又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呼唤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教学建构,呼唤能发掘与培养学生潜能的发展性评价。而这,都将受制于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素养。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然而,当下部分人心中语文教师的群像是:视野不宽—


—知识贫乏、学识单薄,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智慧疲软,人云亦云,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不够,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心灵缺乏阳光,交往沟通缺少智慧。这,也许有些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甚至有些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修炼的确不容忽视。

我始终固执地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站在语文教育的高地,必须深入思考与智慧处理好“道”与“法”的关系。 “道”为本,“术”为用,循道用术,术中有道,方为真正高手,方能走进“教有意义的语文”与“有意思地教语文”的境界。首先,语文师要修炼自己的教育情怀,做一名有事业心、信仰心、理想梦与乐业情的教师,以自己的敬业精神、审美情趣、生活品味与人生境界来感召学生,吸引学生。其次,语文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教学底蕴,既能“精于读文”,又能“善于读人”,以自身的底蕴与学养来征服学生、引领学生。新课程改变了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课程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厚实学养、文化积淀与教育视野,否则,其自身“积之不厚,则负大山也无力”其三,语文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教学技艺,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灵动的教学智慧,有鲜明的教学个性。不再让行为遮蔽思考,不再让角色掩埋真我,不再让他律取代自律,在课堂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实践自己的创意;坚持“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语文课堂回归语言文字之真,传授听说读写之真,探索语文生活之真。

想起一个美妙的故事——《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讲的是两个酷爱蝴蝶的人得到蝴蝶的不同方法:一个买来跑鞋、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一有机会,就会飞走。另一个则买来鲜花放在


窗台,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香茗,望着蝴蝶翩翩而来,心情犹如吸蜜的蝴蝶。好一个“花若盛开,蝴蝶自来”!这未尝不是我们向往的语文教育的境界。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凭借自己的痴性、知性、理性与灵性,将语文活化为孔子的颠沛流离,庄子的逍遥乐游,魏王的老骥伏枥,诸葛的锦囊妙计,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将语文活化为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执过羊鞭的《兵法》,受过宫刑的《史记》,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将语文活化为清风明月的诗意人生,山清水秀的田园风情,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仰天出门的洒脱痴狂……那么,语文课便不再是催眠曲,也不再是高考的敲门砖;语文课堂必将真正成为思维挑战、精神历险与心灵成长的圣地,定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和谐高效,定能收获“教学相长”的成功与欣喜。

诚如是,语文学习的春天便不再遥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2679bb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