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

2023-01-02 11: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欢迎阅读!
晏殊,浣溪沙,上册,人教,语文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



累计节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教者 课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观:

年级

学科语文

《浣溪沙》晏殊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1、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1、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2、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

情。 教学方法

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环节 . .

教师引导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

找答案。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探 学习的兴趣。

作者简介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东坡全集》《东

坡乐府》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





对内容有一初步认识,以便深入学习,感悟 作者情感。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1 / 3










.

暮雨子规啼。 上阕: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两句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了兰

溪之名的由来。

“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了一种凄冷的环

境。

提问: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

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 明确: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画面。兰花发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间一尘不染的沙路,黄昏时潇潇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又带有作者当时丝丝落寞

之情。

上阕写暮春三月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的

风光和环境。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以反问起,以借喻回答,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

然而词人面对着眼前“溪水西流”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再少”这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

法。

“休将白发唱黄鸡”则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表现了词人在贬谪期间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

情。



入境动情,会意境美

. .

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 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浣溪沙》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 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在挫折面前不但没有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56419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