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

2022-05-17 10: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欢迎阅读!
爱耳日,倡议书,小学生,全国

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

1】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

33日是全国爱耳日。2017年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为了预防耳聋,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我们倡议青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到: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长时间使用耳机。耳朵的安全音响分贝为85贝,超过85分贝的音量,会造成耳朵听觉神经的损害。长期使用耳塞,会引起听力下降,因此使用耳塞的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不听打击乐器,且音量不可过大,以听轻音乐或古典音乐为宜,避免听觉疲劳。

2.不随便掏耳朵。随便掏耳朵稍不注意就会损伤外耳道,造成感染,导致发炎、溃烂,若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就会影响听力。

3.慎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导致耳中毒的药物。

4.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增强营养。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的食物,以提高体内SOD的活性,清除致病的自由基。蔬菜,水果,葱姜蒜等要多吃。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含锌铁钙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听力下降。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6.常做些耳部的按摩,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揉风池穴等。

2】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

队员们:

19983月,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为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提高公众的爱耳护耳意识。

少先大队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

1.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棉花棒容易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

7.搓揉耳朵,保健全身。在小小的耳朵上,聚集有一百二十个穴道,这些穴道因与全身的经络相连,故和五脏六腑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3】小学生全国爱耳日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33日全国爱耳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耳朵。

人类经过二三百万年的进化,我们终于演变成为大脑智力最为发达的灵长类动物。“耳朵”和眼睛是接受“声和光”刺激的两大特殊感受器。促使大脑发育和智慧成长的重要的感觉神经通道。每个人会看书识字,学语讲话,成为“聪明者”的必需完好的`器官。我们祖先造字谓聪明者,即“耳聪目明”,几千年来他们便懂得耳朵和眼睛的重要功能。人人保护好耳朵和眼睛对他们一生来说是何等的意义重大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身强体健,耳聪目明,身心健康的生活,精力充沛的工作。遗憾的是,在我国的12多亿人口中就有6000多万残疾人。而在这6000多万残疾人中,首当其冲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高达2057万人之多!

为什么会聋?由于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聋而药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这里我们重点提出四条注意点:


一、慎用药:在每年新增的3万多名聋儿中,大约有一半是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病好之后却发现孩子耳朵听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卫生部专门颁布了《常见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了30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标准,指导医生正确、规范的使用,避免和减少听力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5784ea51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