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博览群书的例子

2022-09-02 09:1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枚博览群书的例子》,欢迎阅读!
袁枚,博览群书,例子

袁枚博览群书的例子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在清代乾隆时期的诗坛上被赞誉为“奇才”“真才子”并被公认为诗坛领袖。

袁枚幼年时家境贫困,但他天资聪颖,又嗜书如命,勤奋好学,因此进步很快。少年袁枚买不起书读,就借书看,或者到书店去站着看书。他往往是一手翻书,一手执笔,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地摘录,摘录好后,他就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这样积累一多,写诗、作文、议论就可以顺手拈来,左右逢源了。

9岁以前,袁枚除了读“四书”、“五经”外,对唐诗宋词还一无所知,弄不清什么叫诗。9岁那年,他偶然从别人家里借了几本《古诗选》,这本书引发了他对诗歌的极大兴趣,他吟咏、抄写、背诵,很快就熟悉了历代诗歌的发展与特点,天天摹仿着写诗,居然写得清新流畅。

一天,袁枚随着大人们游览杭州吴山,拾级而上,站在山顶鸟瞰。杭州城里千家万户尽在脚下,山腰云雾缭绕,云蒸霞蔚。大人们有的捋髭,有的赞叹,有的感喟“眼前有景道不得”,有的只能连声赞美“好景好景!”这美景触发了袁枚心中的灵感,他当即吟了一首五言诗,其中两句说道:“眼前两三级,足下万千家。”大人们都非常惊异于袁枚的诗才,说这首诗想象力丰富、亲切自然。晚年,已是老态龙钟的袁枚重游吴山,回忆9岁时写的这首诗,仍很感慨地说道:“童语终是真语啊!”

袁枚12岁那年考中秀才,在家乡一带被誉为“神童”,但他出


身贫微,影响了他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托人带袁枚到广西桂林袁鸿处继续深造。有一天,广西巡抚金?共看见袁枚相貌不凡,想试试他的才学,让他以“铜鼓”为题写一篇赋,“铜鼓”是广西边境的一个地名,当时正值越南大肆入侵,才华横溢的袁枚略加思索,挥笔立就。金?一看满纸金玉,文采飞扬,极为赞赏,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这次考试,生员一共193人,只录15名。袁枚虽然名落孙山,但是由于他年纪最小,所以顿时名满京城。3年后,他考取了进士。

袁枚曾任过几年县令,中年以后辞官,专心从事诗文创作。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同代诗人赵翼读了袁枚诗集后写诗称赞道:

八扇天门迭荡开,行间字字走风雷。 才子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a763ec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