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下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022-04-29 21: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学视角下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欢迎阅读!
民俗旅游,人类学,社会文化,视角,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类学视角下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作者:陈姣艳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2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在人类学视域下研究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能够有效分析旅游发展与地域、文化、民族、风俗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而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特质,进而分析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效果,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人类学视角下民俗旅游文化特质

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具有地方性、民族性、民间性、真实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从不同层面影响了社会文化的进程。分析其文化特质带来的影响效果,首先需要辨析其特质的产生机理与影响程度。

(一)地方性与民族性

在民俗旅游文化中,其地方性与民族性是形成旅游产业差异化的根源。一方面,我国地大物博,多省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皆留下了众多具备地方特色的建筑、文物、古迹、山水等值得旅游选择的地方性民俗旅游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多民族也是我国最为明显的特质之一。在56个少数民族中,每一个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都产生了各自的文化特质,诸如歌舞、节日、服饰、美食等文化符号。而这些文化符号为民俗旅游文化注入了个性化的生命力,进而形成地方旅游特色的差异化表现,并反映出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二)民间性与真实性

民间性的特质对于民俗文化尤其重要,在旅游文化的发展中,是否具备民间性的自发形成,是辨析旅游体验感的考量维度。假设民俗旅游文化被刻意渲染与包装,而并非民间性自主形成的地域文化,那么旅游消费者则会在其中感受到被动驱使的感官误差,进而降低了民俗旅游文化的体验度与真实性。因此,民间性与真实性是形成民俗旅游文化的重要特质。民间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真实性,而真实性也同样还原了民俗文化的民间性特质,进而通过民间性与真实性,激发了民俗旅游文化的特色元素,并引导旅游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心理感受。 二、人类学视域下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效果 (一)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和谐包容

民俗旅游的持有者与民俗旅游的消费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之中,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理解维度。当文化理解维度过于偏激或片面,众多民族文化的充斥与排斥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因素,这样的社会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c1c28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