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之外,修篱种菊

2023-04-17 14: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尺之外,修篱种菊》,欢迎阅读!
之外

三尺之外,修篱种菊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处事三尺之外,既保持远的态度,往往能凌驾于事物之上,不会深陷其中。远人者,皆明事理者,远事者,皆淡然超脱者。

画,放远看,常更美;山,站远看,常更幽;对名利看得远,就能潇洒;对小人敬而远之,则能少烦扰;将思想放得远,就能洞察事物;将心放得远,就能免去许多忧虑。

远的心态,往往需要难以言状的自我控制力和不羁世俗的态度。陶渊明有首诗,前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而他也是真正践行了“心远”之人。五柳先生,爱菊隐逸,面对世俗喧嚣,他仿佛是隔绝尘世的仙人,隔着一层虚缈的轻纱,他能看到人间疾苦和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又能将自己与其划出明显界限,既知晓自身处境又能独善其身。渊明这种远的心态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渊博广大,明晰事理。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失自我。心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我们常说,朦胧是一种美。若是少了事物中间一层薄雾,朦胧美也就荡然无存了。中国俗语中经常出现“窗户纸”一词,“谁也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我们不知道这背后的一切。 很多时候,过分靠近,会大失所望,直陈心曲往往会陷入直白浅陋,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变一种方式,远远地驻足,风也好,


雨也罢,远观才能让事物摇曳多姿。

三毛在《蓦然回首》中写道,自己与恩师顾福生见面时万分忐忑,以至于即将见面时竟希望离开。直到见面那一刻,才发现恩师并非二十年前那副高大潇洒的模样,脸上也多了许多风尘。三毛对恩师敬重有加,无论顾福生何等模样,她依然敬爱他。这不也说明接近换来期望,期望带来失望的道理吗?

有些事,我们不必说得太明白;有些人,我们不必懂得太真。对于生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三尺之外,修篱种菊,不骄不躁,不悲不喜。当我们站在生活之外世人皆醉我独醒;当我们远离纷繁,内心平静,能安稳生活;当我们能说;“隔着一段距离,远远地,我看到了……”时,“远”的大义,我们已了然于心。 生活中心,雾霭、风起、雨落;我的菊园飘香,天晴,高远。 人生在世,近娱乐,近声色皆易,唯独这个“远”字,能做到的实属不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ebf36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