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

2022-04-24 10:19: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欢迎阅读!
诵读,古诗,望月,十五





教学目标

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

总课时

1课时



新授

知识与技能: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咏月的诗词。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 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修改意见




(三) 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 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 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10b0e702768e9951e738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