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谷为何不得志?

2022-03-25 21:4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谷为何不得志?》,欢迎阅读!
不得,为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陶谷为何不得志?

陶谷为何不得志?

北宋初年有一位十分聪明的文人陶谷,博通经史,文章过人。 五代后晋开始,陶谷就在朝中掌管文字,历仕后汉、后周,到宋代 依然在翰林院当老资格学士。宋人称其“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 冠”,然而他却在赵匡胤那里碰了钉子。

北宋建立后,陶谷仗着自己对赵匡胤当上皇帝有功, 希望能够挪 挪位子,当宰辅大臣。按说,陶谷想当宰辅,不算过分。论他的能力 资历,都能排在赵匡胤的其他宰辅前面。后晋时,陶谷的文辞就是 一流的,内外制命都归他一手掌管。而陶谷随机应变、察言观色的本 事,常人更远远不及。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黄袍加身,返回开封,在 众将簇拥下受禅。事出突然,周恭帝不知所措,禅让仪式需要正式文 告,然而当时并未事先准备,一帮武将吵吵着找人写。就在这紧要关 头,陶谷不慌不忙从袖筒里拿出早就写好的禅让文告,

得意地对赵匡

胤说:“已成矣”。陶谷并未参与兵变密谋,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 事先起草好了后周的禅让文告。这股聪明机灵劲儿,让谁都得惊讶。 因为有这样的功劳,所以,陶谷一心想上位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赵匡胤对陶谷的作为却另有看法。鉴于陶谷的功劳,赵匡 让他继续担任翰林承旨,却没有提拔他的动向。陶谷坐不住了,就 让自己的关系户在赵匡胤面前当说客,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谷自以 久次旧人,意希大用。建隆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 皆出谷下。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 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 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说客强调陶 谷的文字贡献,而皇帝却认为那些文字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而已。这个 话传到陶谷耳中,对他的打击委实不小,眼看升迁无望,心生怨言, 就在墙上题打油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 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东轩笔录》卷一)赵匡胤知道 这首诗后,更生反感,彻底阻断了陶谷的晋升之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赵匡胤不但看不起陶谷,还波及他的子弟。乾德三年,陶谷的儿 陶邴参加科举,名列上第。赵匡胤毫不客气地说:“谷不能训子, 安得登第? ”并由此下诏在科举中对高级官员子弟一律另行复试

(《宋史•选举志》)。他的另一个儿子陶鄑,也因在品官子弟考试中 作弊而受到处罚。陶谷不但升官梦彻底破灭,还连累了自己的后代。

赵匡胤为何不用陶谷?这是值得人力资源管理深究的一个问题。 理,陶谷对赵匡胤是有功的,从陶谷的角度考虑,我为你登上帝位 费尽心机,在禅让仪式最尴尬的时候给你救了场子, 现在你皇帝坐稳 当了就把我撂在一边,也未免太薄情了吧!那首打油诗就是这种心境 的表露。说不定,陶谷的打油诗就是为了让赵匡胤看到。因为对陶谷 来说,提拔无望,就要想尽办法让皇帝明白自己应该提拔,发牢骚和 开玩笑,向来是借机表达一些不太方便明说的意图的方法。 尽管这种 方法成功的概率很低,但总比不表达要多一丝机会。即便皇帝看了反 感,以赵匡胤的为人也不会为此惩处自己。所以,陶谷的打油诗,根 据他的一贯行为,实际上也是充满心计的。

对于赵匡胤来说,当陶谷从袖筒中拿出禅位诏书来时, 相信他被 “惊呆了”。一次绝密的政变,竟然被一个局外的文人猜中,而且还 到了政变发起人没有想到的细节, 事先安排了预案,这需要绞出多 脑汁啊。但是,这种“惊呆了”是双面的。一个前朝的大臣,当政 权易手之时,不是去想着怎样辅佐幼主,而是提前窥测风向卖身投靠, 这需要多么无耻的心理啊。所以,赵匡胤对陶谷的看法,很有可能是 陶谷大脑沟回太多而全无心肝。如果赵匡胤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厚黑之 徒,那么,他会对陶谷绝不信任但又委以重用;如果赵匡胤是一个讲 求报恩的厚道君子,那么,他会对陶谷予以优待但敬而远之。仅仅从 利害计算看,陶谷横竖不会吃亏。这也正是陶谷出此奇策的心理逻辑。

然而,赵匡胤却保留陶谷原位不动,且看不上陶谷的为人。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是五代之乱后北宋需要重建士风。战乱期间,士人 苟活于世,斯文扫地。赵匡胤建立北宋,是要新开一个时代。而陶谷 则把陈桥兵变看作五代骄兵悍将的一次寻常易位。 所以,他的政治投 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却也同时展示了自己的无耻。陶谷没想 到赵匡胤把气节看得那么重,所以碰壁在所难免。由于两人的价值观 差别过于悬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殊,陶谷的能力展示,只给赵匡胤鄙视他增加了砝码。

那么,所谓气节,在君臣关系上是不是要求“从一而终”?也不 然。陶谷的问题,在于前朝待他不薄。传统儒家倡导的君臣关系, 从来都是双方面的,而且君居于主导位置。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 足,贝皿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贝皿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 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可以说是儒家关于君臣关系的正解。陶 谷过于聪明,却只想到背叛前主为新主立功,而没想到这种行为会让 新主看不起他的人品,这也可能是利令智昏的一种表现吧。 赵匡胤不 提拔陶谷,说到底,是陶谷自找的。

陶谷的教训,不仅是文人无行的教训,推而广之,如果组织成员 领导人在价值观上存在冲突,那么,那怕才能再出色也不能使用。 如,柳永以文辞出众而写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 就不客气地在他科举时批了个“且去填词”。很多人为柳永惋惜,实 际上是只看到柳永的才能被荒废而没有看到价值观之冲突。

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1de7b2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