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清欢无别事

2024-01-14 07: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茶清欢无别事》,欢迎阅读!
清欢,白茶

白茶清欢无别事



《茶赋》序云: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清茶滤心尘。午饮可散燥,慢品能娱情。茶,可饮,可读。可观,可闻。亦可听,可语。春日暖阳,若掇一藤椅在醉人的阳光下小憩,再有佳茗一壶作伴,望远岫碧翠生烟,眸天际云卷云舒,与云蒸霞蔚之间,享齿间轮回之韵,悦心养性,可谓怡然自得矣。无怪乎鲁迅先生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于我而言,“白茶清欢无别事,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佳茗的片刻便是人间至乐了。

和我相熟的朋友都知晓我速来爱茶,平日得闲时候静静地喝上自己泡的茶可以说是一种千金难买的的享受也不为过。雨天时品茶,雨滴敲打树叶的声音是泡茶时再好不过的天然音乐,晴天时,透过窗户投射在手边的阳光是再好不过的馈赠,无论什么时候品茶都能得几番与众不同的乐趣。

周末从距家三十里外暗藏青山的泉眼中注上满满一桶山泉水,领着空桶上山,载着沉甸甸的馈赠下山,山风清婉,山景怡人。回到家里,从柜子里拿出洁净的茶具,把山间的清泓倒进心爱的铁铸壶中,静待甘甜的山泉咕噜咕噜从壶嘴中飘散出蒸腾的白雾,恰有李涛在《春昼回文》中所言“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这时候总是最令人放松愉悦,让人能能暂时抛却一切烦恼的时刻,这时手捧本书一边阅读一边等待,身心似乎都得到了洗礼,满足感油然而生。

刚煮开的山泉水最宜冲泡出一盏甘洌的酽茶,轻提起茶壶,稳稳地用手腕的巧力画着圈冲在茶叶上,这时蜷缩在紫砂壶中的茶叶在轻柔的动作中苏醒过来,茶叶经过滚烫的山泉水的浸润,肉眼可见地慢慢舒展腰肢,随后由下而上再由上至下的翩翩起舞。头一道水是茶叶演出的启幕,用来滋润干涸已久的茶宠,再次注入山泉水,茶叶开始舞蹈的高潮,茶水呈现金黄色,这时茶叶与山泉交融充分散发出特有的迷人香气,茶叶这才为它的舞蹈谢幕。

冲泡茶的过程类似佛家打坐市的入定,当一盏茶呈现之时,心灵犹如茶杯中的水面一样了无波痕、透明如镜,优雅的端起茶盏,一看澄澈透明的茶色,二闻沁入心脾的茶香,三品茶味的满口生香。常常,熟手泡出来的功夫茶光凭茶色判断或许为之倾倒者,十有八九,而一闻茶香,八九中赞者尚有五六,一旦入口这五六中或者仅有二三了。茶好之余,各种茶具也会发挥相应作用,一盏茶入口后还能有十之八九的人青睐,就不得不服泡茶人的技艺之娴熟、器皿之精致、用心之虔诚了。


许是一个人享受了许多段独酌而茗茶的光景,煮茶喝茶时的百般滋味绕心头,他人只知我喝茶,而片刻光景中看见的沧海桑田我是从不与外人道的,一来独酌之趣我私心难弃,二来尚未能有知己把盏言欢。

曾在某一个夏日午后看陆羽的《茶经》,跨越千年的知己感涌上心头却无处可诉,陆羽这般爱茶,系统的从茶叶到茶具及手法写得如此祥尽,可见他嗜茶如命、爱茶之深。十分向往古人品茶时的情景和心境,却无从知晓陆羽品茶时的情景,惟有想象带我一游古人品茶之景。

飘飘然间,我抬头望见新明升于两山之间,星光点缀着幕布,我置身于江间小舟之中,耳边是被清风吹拂而飞扬的发丝,小舟缓缓在江中前行泛起浪花,船头有一方草席,上面搁置着简单的茶具。两岸青山映入眼帘,此情此景,不痛饮几杯实在枉走一遭。提上陶壶取一壶澄澈江水,小火煨煮,闭眼小憩,江风不绝于耳,一呼一吸中不知又有多少蜉蝣殒落,不禁想到香山居士之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顷刻间,水已烧好,取壶冲茶,一杯敬月色皎洁,一杯敬鄙人能江上乘舟痛饮的风雅。

晃神中我仍处静室之内,而片刻在脑海中享受那古人的风雅不失为一份雅趣。饮茶除了陶冶性情享受恬适清雅之趣,还能积累许多人容易忽略的阅历。

粤语老话讲:“一样的米能养百样人。”按我说,一样的茶也能养百样人的性情。豪放之人喜粗犷之味,但品过龙井、瓜片也能生出几分婉约柔美,含蓄隽永的人喜清香淡雅之味,但品过铁观音、普洱之流也懂那份浓烈之醇难以抵挡。尚不敢品茶论道,但还是敢讲几句私人的见解。

茶分百种,或千娇百媚或遗世独立,光彩袭人者不乏其数,从拟人的角度来讲,茶也似人般有不同气质。并且在不同情境和心境之下,即使是同样的茶叶,味道也大有悬殊。煮西湖龙井或碧螺春时,想必多是淫雨霏霏的日子,端着一盏茶升起氤氲的茶,抿一口早晨的寒气烟消云散,开心如曙光般为乌云镶上了金边。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喝上一盏西湖龙井,感受到的多是清爽甘洌。

论品茶识人,可从和新结识的人饮茶说起,不消半壶茶,我便能在饮茶和言谈中知晓其秉性如何。此举不仅是阅人无数得来的经验,也是根据茶对人之间的影响总结而来,性格直爽之人大口饮茶,问起茶香只能概述其一二,不能详述,有牛饮之势。性情谨慎者则小口微抿,腹有点墨,品佳茗则嘴角上扬,品次者仍如是,不形于色。

都说茶素来与禅多有渊源,禅堂寺庙,清静之地,容不下酒肉,茶水总留得一席之地。香客旅人,上香拜佛,皆可在寺庙禅堂讨得一碗清茶。焚香袅袅,木鱼声声,虔诚的善心,在佛前纤尘不染,饮一杯清淡素茶,修心养性,与世无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2198bb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