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的荒谬感

2024-04-05 07:40: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蔓延的荒谬感》,欢迎阅读!
荒谬,蔓延

蔓延的荒谬感

-----读《西西弗神话》

写在前面:对于一个现代哲学家所写的“神话”颇感好奇,决定读一读。我于是在图书馆借了杜小真的翻译版,才翻到目录,就有不少人批注说翻译质量很差。读了第一篇文章,里雾里。心里一开始就有翻译的不好的印象,于是把看不懂的责任推给了译者,之后就换了沈志明的版本来读。我对哲学思想家的书接触很少,想问问谁翻译的《西西弗神话》更好。 加缪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却因为车祸英年早逝。我不懂存在主义,更不理解在全书中漫延的“荒诞”“西西弗神话”是书的名字,而《西西弗神话》是书的最后一篇正文,最后才读到。 荒谬一反常态,不再是事物的结论,在加缪这里成为了全书的出发点。

自杀在常人眼里是“荒谬”的,加缪在《荒诞与自杀》中则把自杀作为唯一严肃的哲学题。“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光看题目不看内容,很容易把荒谬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加缪提出思维方式大致只有两种,拉帕利斯式和堂吉诃德式。个人认为这两种思维都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充满着浪漫与幻想。这是否可以暗示加缪的荒谬主义其实是对一种高层次的人性的呼唤与追求

“荒诞感,在随便哪条街上,都会直扑哪个人的脸上。”荒诞感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谁都逃脱不了,并且荒诞的气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就像藩篱,充斥着世界,困住了人。荒诞感无法捉摸,不可能全盘真实地认识。“这是荒诞的世界,是用自身固有的亮光照耀世界的精神状态。后者善于把得天独厚而不可改变的面目识别出来,使其容光焕发。伟大的行动和伟大的思想发端于微不足道,厌倦处在机械生活的末端,又是开启意识活动的序幕。“一切自然美的深处都藏着某些不和人情的东西,连绵山丘、柔媚天色、婆娑树荫,霎时间便失去我们所赋予的幻想意义,从此比失去天堂更遥远了。“唯一可肯定的:世界这种厚实和奇异,就是荒诞。”事情就是如此荒诞。

读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总是有一种矛盾感贯穿其中,作者也不去刻意回避。他在书中引用了非常多的揭示矛盾的话语。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肯定一切都是真理,等于肯定对立面的肯定,其结果等于肯定我们自己的论点是谬误。因为对立面的肯定不容我们的论点是真理)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的“假如斯塔夫罗钦信教,他不信他不信教;假如他不信教,他不信他不信教。”这些话及其拗口,非常难以理解。

加缪自己也在书中提出了非常多对立矛盾的看法。加缪反对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的经验可有可无,却又肯定习惯对人的行为举动的影响。我能想到经验与习惯是有区别的,但仍旧会感到一种矛盾感。在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与生活的离异,这就是一种荒诞感,与死亡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自杀的人往往对人生的意义倒确信无疑”是否可以说自杀的人走了两个极端,要么对生活彻底无望,要么对人生确信无疑。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坠入到荒谬感中无法自拔,但无论如何又是一种矛盾。他更是举出一个鲜明的例子“古代奴隶是不属于自己的,但他们却体验到不必有责任感的自由。

加缪似乎对克尔恺郭尔和卡夫卡特别推崇。克尔恺郭尔的思想是存在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但是加缪却认为荒诞人是在上帝之外的。卡夫卡的作品更是晦涩难懂。看看这两个人的生平似乎都披上了一层荒诞的外衣。


“西西弗神话现在已经成为法文的谚语,借喻“永久无望又无用的人生状况”“永久无

望与无用”其实更多的是代表普通人的想法,想当然地觉得“没有比无用有无望的劳动更为可怕的惩罚了。”加缪赞成西西弗是最明智谨慎的凡人,却倾向于强盗的勾当。西西弗对诸神失敬,冒失地考验妻子的爱情,贪恋人间的美好不愿意回到黑暗的地狱中,每一件事情都极为荒谬。所以加缪甚至想让大家称呼西西弗为荒诞英雄了。西西弗是荒诞的,但绝非不幸。西西弗是有意识的人,他没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他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他在试图超越自己的命运。是一种怎样的伟大与勇气。“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36c55f195f312b3169a5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