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不老爱情

2022-12-14 16: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中的不老爱情》,欢迎阅读!
诗经,爱情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

201311081933

文学 陈丹丹

以前总觉得《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但是自从上了人文科学知识教授知识讲堂这门课之后,开始对百家讲坛颇感兴趣,上了几堂课,看了几期百家讲坛,慢慢发觉这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甚至觉得《百家讲坛》成了这门课一个很好的补充。

百家讲坛中,我最喜欢看的是李山老师讲《诗经》,而《诗经》中最让我动容的又是其爱情故事。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诗经》写爱情故事,不如唐诗般考究韵律,也不比宋词的婉转唯美,当然也不如后来的现代情诗那么朦胧细腻,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作为先秦时代的传世经典,《诗经》中爱情诗的那种淳朴与敦厚,是后来的文学作品都难以企及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诗歌中的爱情诗,都无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诗经》之美的影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两千年多前的春天,满山桃花盛开,那是一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彼时民间年轻美丽的女子,就如粉嫩的桃花般绽放着青春年华。再美丽的女子,也要嫁人,而作为一个新娘出嫁的时刻,也正是一个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光。古代的爱情,古代的婚姻,在《诗经》中都有着最美而又最朴实的记录。桃花开花,不同于其他植物,不长叶子而是先开花,嫩嫩的一串串水灵灵的桃花开在枝头,美艳欲滴,因而饰以夭夭,誉以灼灼。古代有句老话叫做“红白喜事”,这红呢,就是指嫁娶之事。桃花或粉或红,都是象征着喜事的暖色调。“之子于归”说的是女子出嫁找到归宿,“宜其室家”则关于民间传统,一个“宜”字,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意味,充满了吉祥如意的祝愿。之后的两段也一直在描写桃,写其花叶茂盛,果实蘩多,祝福新娘荫泽子孙,全诗宛如一首民歌,为每一位穿上红嫁衣的美丽新娘歌唱。

《诗经》中这种灼人眼目的“桃夭”之美,跨越千年,后世以桃花作比喻,写桃花的诗词很多:白居易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城寺桃花始盛开”;陶渊明有“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世诸如此类写桃花的诗词数不


胜数,也许你要说他们 文学表达上都有比《诗经》更为成熟的地方,但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桃夭》写桃花,并不是在做比喻,而是一种象征,桃花,作为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大地上生机盎然而又鲜艳夺目的一种美丽意象,不是在写女子具体长相,而是以天地之间充满灵气的植物来象征一个年轻女子,她自身所绽放出的蓬勃之美,象征她自身的青春光芒。

我们都知道,古代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不同于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代的爱情大都是发生在婚姻之后的,也就是先有婚姻再有爱情之说。带着最美丽的祝福,桃夭之女出嫁,婚姻之初亦是爱情之始,而《诗经》中最美的爱情形式莫过于千年不变的相思之情。 在《周南》之中就有这么一首表现相思之情的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在先秦时期的农耕社会,“采采”是女子之日常事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古代,说到女子采什么,总与怀人有关,一直到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还有写女子“涉江采芙蓉”,欲遗远道所思人的诗句。女子“采采卷耳”,却总是采不满箩筐,这就在暗示女子心不在焉,心中有所思。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女子置筐于大道之上,朝着丈夫离去的方向久久凝望,闺中人的相思之情跃然纸上。第二段,开始写到骑马喝酒以怀人,很显然是一个男子。骑马上山,人困马乏,借酒浇愁,登山望远,仍不见所思之人所思之乡,这是男子的思念之情。

孔子讲《诗经》《卷耳》不知人”一个“知”字告诉我们太多东西。“知”在古汉语中是相交,交接的意思,《卷耳》出自“国风”,本是诸侯国的歌曲,是由一男一女两个人歌唱的相思之曲,相隔千里,男女自是“不知人”

在《诗经》那个年代,有很多青壮年男子离家服役,离开深爱的人,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却是无限相思泪的源头。在《王风》中有一首《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过去有学者说这首诗是“瞑色起愁”越到傍晚,越发感觉相思之苦。篇首“君子于役,不知有期”一句,含义颇丰,我们都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4ba2494afe04a1b071de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