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我管理

2022-07-26 14:0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班级我管理》,欢迎阅读!
班级,管理

我的班级我管理

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不但有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背负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感受:

一、创建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班集体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一直在探索一种轻松快乐的管理方法,让我们从一些琐碎的小事中自我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老师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实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创建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班集体,根本上在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水平。能够想象,当孩子们实现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自己直接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时,就能够纯正班风、端正学风,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学生会对自己的班级充满热爱之情,在各方面都积极进取,每一位学生都能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快乐与成功。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但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其实在人的一生中都很重要,因为老师和家长不可能永远在他们的身边,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己战胜自己。 二、好习惯成就学生幸福人生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所谓观点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

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也就是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渴望我的学生将来都是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修养的人,所以,我特别注重学生一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生活行为习惯

1)从按时起床做起,养成惜时守时的习惯。

2)从整理书包、书房做起,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3)从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做起,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 4)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5) 参与一定难度的活动并坚持到底,养成坚持的习惯。 2、品行礼仪习惯

1)从爱父母做起,培养懂得尊重与感恩的品行。 2)从谅解他人做起,培养宽容大度的品行。 3)从同情他人做起,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行。


4)从说话算数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行。 5)从遵守秩序(公约)做起,做有文明素养的人 3、读书学习习惯

1)专注认真的习惯。 2)计划安排的习惯。 3)独立思考的习惯。 4)知错即改的习惯。 5)交流分享的习惯。

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这是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为孩子一辈子负责,同时彰显了教育的人本理念。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更是每个家庭和社会所期盼的。我不但仅注重每个孩子飞得有多高,更注重他们飞得有多远。这就是我把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看得如此重要的缘由所在。意识——行为——习惯——性格——命运,所以培养良好习惯就是注重孩子未来命运,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三、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1、制定“合情”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实行约束管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或“千篇一律”为根本依据。不过,“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我曾与学生一起制定了《班规》,班规分“上学”、“课间”、“上课”、“活动”、“文明礼仪”这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又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实行了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过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一个星期评定一次,凡得“优秀”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设立“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这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所以,在设立目标时宜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合理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四、班会课应多讲故事,少讲道理

故事里的故事,让人深思,让人回味……

当今年代流传着太多的故事,它们时而幽默,时而感人;时而催人泪下,时而沁人心脾;它们带来久远的鲜花的芳香,又篆刻着现实苍凉背后的欢乐;它们


挥洒着某种道理的多重含义,又证明着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关于爱和希望的不变真理。

故事一:协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能够减轻很多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协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协助我们自己。

故事二:非洲豹

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上,一群羚羊自由自在、悠闲地嬉戏。突然,一只非洲豹向羊群扑去。羚羊受到惊吓,开始拼命地四处奔逃。

非洲豹死死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捕的过程中,非洲豹掠过了一只又一直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对这些挨得很近的羚羊像没看见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之中。 问题: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去追其他离得更近的羚羊呢?那样岂不是更容易得手?这只非洲豹是不是弱智呀?

学生开始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羚羊特别善于奔跑,如果豹子在追赶的途中改变目标,一会儿追这只,一会儿追那只,到头来哪只也追不上,反倒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所以聪明的非洲豹一直紧紧盯住先前那只被追累了的羚羊,使之最终成为自己口中的猎物。

我总结说,我们的目标就像一只羚羊。如果想得到它,就必须一直追下去。中途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诱惑,它们会分散你的视线和注意力,这时,我们千万不要轻易改变目标。如果你老是改变目标,最终将一无所获。

这些故事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更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每次班会讲一个充满爱心和哲理的故事,它胜过你说一万遍大道理。



总来说之,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只要我们以“爱”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创新的教育方法作为动力,一定能将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艰难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只有树立信心,逐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ac466b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