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洛神赋图观后感800字

2024-01-28 15:2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洛神赋图观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洛神赋,观后感,国宝,说话,如果

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洛神赋图观后感800

寒假我观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作为一个对古代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对那些流传在历史中的画作更是痴迷如斯。

《洛神赋图》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顾恺的传世之作,《洛阳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的《洛神赋》后有感而画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愧。顾恺之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斌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苔、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欣赏《洛神赋图》,我们不妨着眼于以下儿方面:

首先,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个纯文学作品,或者说,根据文学作品进行绘画上的再创造,在现存古代作品中,《洛神赋图》是最早的。中国古代,尤其晋唐之前,术品主要是实用的,并非纯粹的欣赏品。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现存早期美术作品,无论是墓室壁画、帛画还是陵墓雕塑,在“时不是供人观赏,而是有明确实际功用的。比如秦始皇兵马俑,那是始皇为白己死后的世界安排的军队,绝非给人看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审美的角度观赏这些雕像,说它们如何精美,艺术史上如何有地,但在当时,这可是一项封闭而残酷的工程,工程结束时,所有的雕像制造者都被杀光。再如汉唐时代大量的历史故事、先烈功臣像、孝子列女之类作品,H的全“成教化,助人伦”,是教人如何按儒家道德标准做好人的,而非用来消闲欣赏的。那时也有作为中美功用的作品,但大都没有留传下来,留传至今的《洛神贼图》,就显得格外珍贵。


其次,《洛神赋图》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于法。我们看,画中的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的场景下多次出现,有点像现代的连坏画。这种结构与表现形式,其它现存相应作品比,算是非常早的,也许是具有开创意心的此外,这种多幅、情节性的绘画作品,很适合手卷形式—因为适合拿在手巾展卷把玩,名。手卷与立轴是中国古代绘画两种最主要的装裱形式,“卷轴画”这个名称就是从这儿来的。

最后,通过《洛神赋图》,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卷轴画的一些特点。虽然这是件宋代享本,但仍保留了不少顾恺之的画法风格,占书中描述顾恺之多川“高占游丝描”,又说他的画是密体以细长和相对繁密的线条塑造形象。

《洛神赋图》正是这种面貌。特别是洛神,衣带繁密而飘举,画家巧妙地利用了衣带飘在风中的感觉,烘托出这位神灵的仙逸与灵秀。此外,画中山水与人物的比例关系,正好符合古书中关于那个时代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记载。当时的山水形象只作为人物画的肯景出现,画家还没有能力把它与人物的真实比例还原。画树的方法也很稚拙,有的甚不像于掌一样,难怪古人形象地以“仲臂布指”来形容。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这种山水画的不成熟,反闰更好地突出了人的形象,试想如果人与山水处于真实的比例中,那是看山还是看人呢?后代山水画高度发达,人与山接近于真实比例了,可人在自然中那样渺小,如何表现他们的故事?如果将洛神置于高山大河之中,读者恐怕也很难体味到赋中描述的那种“轻云敲月”“流风回雪”的优美意境了。

总的来说,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此卷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白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09f5ca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