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丨应是绿肥红瘦,十首如梦令!

2022-12-01 05: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丨应是绿肥红瘦,十首如梦令!》,欢迎阅读!
如梦令,十首,绿肥红瘦,诗词

诗词丨应是绿肥红瘦,十首如梦令!

前言: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其中,以李清照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最为脍炙人口。其后更有小说或流行歌曲以此为题,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 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 试问 因不相信 卷帘人 的答复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评价非常得当。 《如梦令 春景》【宋代】

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人与绿杨俱瘦。 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 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如梦令 春景》【宋代】

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1 / 3




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极省净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 《如梦令 尘拂玉台鸾镜》【五代】

冯延巳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华美的梳妆台已经落满了灰尘,我的头发也很久没有好好梳理打弄过了,美丽的帘帐上,流苏系绳静静垂立,似乎也在为你不在而哭泣,玉屏遮掩着屋里的愁寂,没有一点声息。我已病了多时,如那天上浮云,无法安定心神,也无法捕捉你的踪迹。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宋代】

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是 传语 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防止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 雪压小桥无路 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清代】

纳兰性德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金井周围的石阶上层层落红铺砌,使人不忍践踏,而满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词人善感的心绪。常人以落红喻无情物,红色本是暖色调, 落红 便反其意而用,既是他自己寂寞阑珊的心情写照,也是词中所描写的恋爱的最终必然的结局的象征吧。最美最动人的事物旋即就如落花飘堕,不可挽留地消逝,余韵袅袅杳杳。

《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清代】

纳兰性德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234ee3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