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观察记录

2023-01-23 13: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种子发芽》观察记录》,欢迎阅读!
发芽,种子,观察,记录



自然观察指导方案-----《种子发芽了》

--

一、活动主题:《种子发芽了》 二、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活动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

《种子发芽了》是主题探究的活动内容,是对五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探究、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及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本节课通过种子实物,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四、活动内容:

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

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

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




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五、活动策略:

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

六、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七、活动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做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必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4cc2ba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