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

2022-04-23 05:3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固守》,欢迎阅读!
固守



1978年南京的秋日穿越到今天,40年,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恰到好处。

热闹的鼓楼,缱绻的秦淮河,林立的大厦,巍峨的中山陵,处处合抱的梧桐,位于南方的京都,真是动人的城邑。

热河路的老建筑都已经拆了,山阴路也没有八楼的房间,先锋书店卖的也都是其他书店能买到的书。南京,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城市。

不晓得这个城市里此刻40岁的中年人如何,我们只能看到它古老的城墙、3000年的历史,以及40年来的匆匆变化。但是这里有许多年轻人,年轻的学子,年轻的工作者、建设者。她多年前来到此间,倾盖如故,这所农民工子弟小学里有许多来自他乡的孩子,作为老师,她当然知道流动的花朵,同样渴望阳光雨露。她想,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是这个世界上的花,该用怎样的水浇灌,才能获得最好的成长?这个问题如此宏大而抽象,想来答案也并不一般。

南京城里有许多梧桐,好像来自一个浪漫的故事,她每次透过树的枝桠漏出的斑驳的光,依稀就能看到细碎灿烂的凤凰剪影,那时就会想起她小时候课本上学到的柳永那首《凤栖梧》,南京,真是一座古老多情的城市。

她总想将语文课上成汉学课,如她在书上看到的那般,如她心向往的那样。恰有一日,她发现了孩子们与从前她学校的学生,确实有些不同。课本上讲到了大树,要请一位同学上台画画,那个孩子,只


是局促紧张的站在黑板前,栖栖遑遑。跟她之前所在学校的学生完全不一样。那里的孩子们上台侃侃而谈,一蹴而就出口成章,十八般武艺,冠绝古今。纵然科教兴国乃国之重器,极力普及义务教育,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素质均衡发展和政策的预期落实,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昏老树,旧梧桐,黄斛子,樟子松。新的学校很美丽,虽然建校不久,但新胜在有新的生机和活力,草木葳蕤,花树葱茏,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异乡,但是也极其鲜活跃动地生活在校园里。这样饱满热烈的生命里总让她时时震动,感染她的心灵与生活。让她每日都满怀憧憬的走进课堂,站上讲台,拿起粉笔,目视前方。不久,她便向学校地方递交了一份申请,希望给小学课堂增设一门国学课,以普及汉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及早树立正确全面的历史观。并且将闲置的器材尽可能地投入使用。

傍晚的下关江面,浮光掠金,长空洗练。她依稀记起了中学时期历史课本上的有一句话“日军侵至下关江口,将士们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她想起南京大屠杀,如果十个人叠着摞起算一人高,平均身高以1.5米计,那么30万人排开,就是一道4.5公里长的人墙。这些人绝大部分没有照片留存,亡灵节那天,她们是焦急地站在花瓣桥头张望,还是已经被世人遗忘终极死亡? 忽然明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要把这些无人祭奠的死难者,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记忆。这是仪式,是纪念,是纽带过去与未来。如今她更愿意以一种“共情心”探寻个人,个人的视角、个人的故事、


个人的尊严,把史还原到具体的人,见微而知著,可触摸的过去才更加震撼。

学校的文件下来了,任命她做国学老师,她总有些许雀跃和向往,诗词歌赋,人生哲学。她也更喜欢学生们唤她先生,悠悠幽幽,贯穿未来。又有一日,还是那个学生,站在她的面前站在讲台上,伸手作揖昂首首挺胸,目视前方眼神明亮。

她又有了调迁的机会,新学校交通便捷待遇更好。

晚上下班,路过老门东,胡同里一家菜馆外设的电视机在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南京篇》里面说:“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它可能是家里妈妈的饭菜香,也可能是上学路上的栀子花香,还可能是你下班回到城中村后,路边摊上的一串烧烤味.它会唤醒你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唤醒你的过往,或美好,或悲伤的回忆,也让你重新去思考未来,因为这座城的味道留下,还是奔赴另一个远方。

诚然,那里高楼林立,从上往下,美不胜收。但这里安房花开,从前到后,别具一格。40年,可以让任何地方都不一样。

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仍然捧着课本心怀憧憬眼神明亮,开课本环视前方,教室里响起“江南佳丽地···”。

南京外国语仙林分校小学部 许新星

2018428日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5439b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