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2022-10-14 00: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人生,于丹趣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任凭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题记:又到了一学期一次的教科研考核,要交一篇理论学习读后感,想起最近读的书《于丹趣品人生》就写它,一举多得:整理思想、应付考核、向同事推举。

曾经在《读者》中读过这样一段话,很是宠爱:“静是一种境界,是精神与灵魂的宁静,是看透名利得失、荣辱成败的觉悟,是内心本质需要的理解和把握。它平和、恬淡,宠辱不惊;它纯真、灵动,不沾染世俗尘埃;它淡泊、舍得,超然于名利场外。一个心灵宁静的人,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心静的人就能做到:坦然处世,潇洒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读《于丹趣品人生》,突然又想起了这段话。 翻开《于丹趣品人生》,开篇白岩松作的序,一句反问“我们怎么了?”,让我们不禁深省:我们每天都在忙劳碌碌,似乎没有一刻能够宁静下来。正如他所说的宁静正成为一种铺张品。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每天面对同学层出不穷的问题,作业中乱七八糟的答案,一些家长的不理解,再加上工作、生活中的杂事……种


种种种弄得我们焦头烂额。我们的心是浮躁的,我们的同学也是浮躁的。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我们懒得去听同学的辩解,静不下来去思考。生活的快节奏,让一杯清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境的闲适成了虚影。

记得《功夫熊猫2》中,师傅告知阿宝说:“我修练五十年,苦思冥想,悟到了功夫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静下心来。龙岩上滴落一滴水珠,每一滴灵动的水珠都蕴含着无穷的力气,而静下心来,让这力气一切皆有可能。

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劳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安静是一种生产力。”书中这句话令我犹如醍醐灌顶。“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古人这种佳音相伴的.日子,确定与他们保持着那份宁静、舒适的心境不无干系。如今,即使置身鸟语花香之中,又有几人能感知出此等天籁的奇异呢?

或许现在的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那样地闲适,也不能像李白那样游遍名山大川,在山水之间陶冶性情,吟诗作赋。其实在这个繁华而纷扰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用一双恳切的手,缝补一下自己间或会有漏洞的生活,在闲暇时,放下纷扰,放弃旅行团,自己一个人或邀三两好友随性而行,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失。我们要做的,只


是静下心来去听听同学的解释,理一理同学、同事给我们的启示,捕获并记录下自己那些突然消失的火花,思绪。甚至于伏案太久了,站起身来,做几个深呼吸,看看窗外同学玩耍的样子,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的那份无拘无束……

合上该书,我想,在喧嚣的红尘中,今后我确定会让自己这颗浮躁的心时常回归于平稳和宁静,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上一杯浓茶,捧上一本闲书,于音乐中倾听生命的真谛,从书香中品尝物外的超然,思考除了金钱和名利之外的人生。相对于历史的长河和浩瀚的宇宙,我们只是一名匆忙过客,何必奢求太多呢。

读过《于丹趣品人生》之后,你会认为,在适时的空当为自己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安静地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真性情,这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886435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