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富论读后感范文一

2022-04-10 09:0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国富论读后感范文一》,欢迎阅读!
国富论,读后感,范文,最新

【最新】国富论读后感范文一

斯密>(以下简称>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由于>蕴涵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学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政策实施意义,本文仅对自身感兴趣或自认为有特别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部分理论进行表述和评点.为避免打破原书的逻辑思维结构和思想脉络,本文以>(谢祖钧.孟晋.盛之译,国富论----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_3月第一版)所列章节目录为序作以择要.

1斯密认为,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须随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而没有后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长.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也就不可能有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第一篇,第八章,P56)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资本的增加引起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这一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使得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在整体上大为增加.然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这种国家财富增长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甚至还有减小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国民经济持续高涨的同时(这里仅从数字可以说明,至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则另当别论,但还是能够得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尽管有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国内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当然,这其中有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量.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说明斯密的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诸多的外生变量,需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2)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总要比城市的高,这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经济.借贷成本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因素引起的.(第一篇,第九章.资本在农业方面虽然对社会贡献最大(现在已不能绝对地说是最大,用比较大的说法也许更合适),但利润比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缺口趋于扩,一方面却是各种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以斯密的思维,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围绕时常利率进行自由浮动的适度高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利率的正常水平,这不失为当前解决建设新农村资金筹集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适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会因为高的利率带来新的高风险,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也可通过引导和规范而不是限制和取缔各种非正规民间金融.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来解决农村市场的金融抑制.

3斯密认为,当一个人的资财,只能维持他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生活时,他会很少考虑从这笔资材中获取收入.他会尽可能地节约消费,希望依靠自身的劳动,能获得一些收入来增补这笔资财.他的资财完全来自他的劳动收入.各国的穷苦劳动者大多过的这种生活.(第二篇,第一章,P_7斯密通过分析资财的额度和可支配期限将其界定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支出两部分,又将生活性支出按来源和用途细划为三种类型.这样,使我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步深化,更利于支配和使用不同类型的资财,为后来人们树立了理财观念和收支计划提供了依据.

4)斯密认为,一个为了消费而借贷的人很快就会破产,而借钱给他的人通常也会后悔自己的愚蠢.因此,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不论是借款还是贷款不管什么场合高利盘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双方均将不利.(第二篇,第四章,P233既然借贷的人多为穷人,放贷的人会提高利率(如高利贷)来弥补这部分风险,但利率提高的同时又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样就存在了一个悖论:不管是借贷者还是放贷者,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种风险,高利贷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我认为原因是高


利贷的存在包含了诸多不正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比如洗黑钱.黑势力介入.借款者被迫从事违法犯罪现象等.

由于当前我主要涉足的领域是农村的金融问题,所以对>中与此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有选择的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仅作大致浏览,尽管殖民地部分斯密做了最为详尽和精彩的论述,然而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一一略过.上面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纯属我个人的意见,希望老师和学者能够点出其中理解偏颇和谬误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这本经济学的典范巨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cbbe15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