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其一 李白_古诗大全

2022-04-18 18:14: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平调-其一 李白_古诗大全》,欢迎阅读!
清平调,古诗,李白,其一,大全



清平调?其一李白_古诗大全

清平调?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注释

①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②槛:有格子的门窗。 ③华:通花。

④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⑤会:应。

⑥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

相关内容译文二 作者:佚名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




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相关内容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相关内容写作背景 作者:佚名

清平调共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赏析二 作者:佚名

“云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现,这在绝句诗虽不常见,但它却是写作七言诗的一种值得效仿的手法,而且也由此更见出诗人举重若轻的笔力。加以“互文见义的手法在该句子里的运用,更是见出诗人从侧面烘托美妇人杨玉环的技巧和功力,从而也难怪文学素养均为极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此都很为欣赏。宋人乐史《太真外传》就记载了玄宗高兴地亲自吹笛伴奏,而杨氏则被感动得“敛绣巾再拜”;所有这一切,当然是大诗人李白该成功诗作的魅力引导下的现场感所致!

相关内容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d74c1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