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夏节气的来历及秤人的由来

2022-05-25 07:5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立夏节气的来历及秤人的由来》,欢迎阅读!
立夏,节气,来历,由来,2021

2021立夏节气的来历及秤人的由来



立夏的来历

立夏,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立是开始,夏是季节,按照传统认识,这是当年夏季的开始日。一般在公历55日或6日。

立夏当天,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四寸三尺六分,相当于今天的1.108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巳的位置,也就是东南方向,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四月,又叫巳月、初夏、槐夏、孟夏。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蝼蝈一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了。“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清乾隆《新郑一县志》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谓之进鲜”。从这三候的描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 立夏秤人的由来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


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

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见三鲜


谚语“立夏见三鲜”为尝新之俗。时至立夏,不少当年生产的农作物,都可以采摘上市了。三鲜义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地三鲜流传较广,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三鲜品种,相对常见的为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为樱桃、批把、杏子,但也有的地方把梅子和香椿头列人其中。水三鲜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州鱼、海狮、河豚、绍鱼、黄鱼、银鱼、子鳞鱼等。无论如何变,鲥鱼始终是水三鲜的主打品种。鲥鱼每年立夏前后集群由大海口溯江而上产卵,“初夏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李时(本草纲目》)。鲥鱼脂肪丰厚,细腻嫩滑,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中国古来就重视立夏节气。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夏季耕作。在民问,除了尝三鲜外,也还有许多其他的立夏风俗。有的地方时兴吃霉豆腐,相传立夏吃了霉豆腐,霉运就会从自己身上离开。也有的地方,立夏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以白米加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做成的“五色饭”,称之为“立夏饭” 立夏之日还有称人习俗,吃完立夏饭,大人小孩都要双手拉住秤钩称一称体重。重了为“发福”,轻了为“消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e45164bb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