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反思 (1)

2022-03-25 14: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假如教学反思 (1)》,欢迎阅读!
反思,假如,教学

《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读、写、说三者的结合。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想要让学生在读,写,说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就是要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有感情的读,有体会的读,以求达到与文本的共鸣;写,就是让学生仿写课文,仿照课文,写写自己的心愿;说,就是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说为什么小诗人要这么做,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整堂课的设计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与文本,与教师实行对话。 在处理教材中,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循序渐进。 一、激趣导入,酝酿诗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上课伊始,我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让学生也想拥有梦寐以求的马良的神笔,如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啦。 二、注重词语,实中求异

语文素养的提高,少不了词语的积累,积累更是为了应用。在词语教学中,我通过指生读、分组读、齐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检查读等多种方式实行词语积累,这样也为读懂句子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创设情境,读厚句子

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我提取了第三小节作为重点讲解,创设情境体会西西的不幸,并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读出对西西的不幸,从中体会小作者对朋友的关爱。此时,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了企盼和渴望。在教学中我再现文本的场景,协助学生感知、理解文本,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懂文中的人,读出特有的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情境


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语文的习得,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记得一个外国作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是的,儿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在上课交流的基础上,让他们也仿照作者的样子,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一首小诗,或者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ed0388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