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李贺

2023-10-04 19:3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来——李贺》,欢迎阅读!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1)络纬:蟋蟀,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似促人织衣,所以又名促织。(2)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3)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4)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

才不遇之情。(5)恨血句:《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秋风起,桐叶落,壮心惊。随着一年一度的岁华流逝,诗人进取的心志也被消磨殆尽,在这苦雨凄风之夜,他一面悲叹春秋代序,年岁不与,一面想象着古代怀才不遇者的魂魄会来慰问他。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诗人只好寄望于神遇古人,共诉心曲。诗人对现世没有指望,而指望鬼世,没有知己而期望古人,这也真正是孤独、凄凉、无望之至了。王琦注释说:苦心作书,思以传后,奈无人观赏,徒饱蠹虫之腹。如此即令呕心镂骨,章锻句炼,亦有何益?思念至此,肠之曲者亦几牵而直矣。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客。若秋坟之鬼,有唱鲍家之诗者,我知其恨血入土,必不泯灭,历千年之久,而化为碧玉者矣。鬼唱鲍家诗,或古有其事,唐宋以后失传。桐风,衰灯,寒素,冷寸,秋坟,恨血,种种凄凉的意象编织

成一张阴冷的网,让人喘不过气来。[2]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

,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

首句的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

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

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

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

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李贺(约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唐朝重视科举出身,因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由于他才华出众,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过上隐居生活。

他常骑着一头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约公元817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f068587375a417876f8f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